张爱玲:才华是女人最大的底气经典读后感有感( 四 )


她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20岁出头便凭借小说《沉香屑·第一香炉》等作品红遍上海滩 。
她的文字、她笔下的作品如《沉香屑》《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等,成为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食粮,也成了她不可替代的注释 。
人们惊叹于张爱玲的惊世之才,她笔下所抒写人情冷暖,更惊叹于这些文字背后那个特立独行的自我 。张爱玲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这本《张爱玲:才华是女人最大的底气》或许你让你一探究竟 。
01 原生家庭悲剧下的反抗张爱玲1920年出生于一个勋贵之家 。她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 。不过等到她出生时,家族已然走向没落 。在这样的背景下,虽然衣食无忧,但却让她耳濡目染了族人的落败与颓丧 。
很多人都说,她在自己小说中描述的那些公子王孙、遗老遗少、太太姨太太、丫鬟小姐如此深入骨髓,是因为她熟悉他们糜烂颓废的生活方式,了解他们阴暗、畸形的心理,因此细致入微地观察和描摹 。
张爱玲的原生家庭是可悲的 。在她4岁时,有着新思潮的母亲便毅然和沉溺于鸦片妓女的父亲离婚,去了法国 。而留在父亲身边的她,“在父亲的鸦片中窒息了很久,又在继母阴沉又挑剔的目光中被审视”,活得并不开心 。
她向往母亲的自由自在,也想要出国留学 。父亲认为万恶的新思想让自己的妻子不顾一切舍弃了他,舍弃了这个家 。一次,因为她与继母吵架,父亲就对她大打出手,“耳朵聋了,我坐在地上躺在地下了,他还揪住我的头发一阵踢” 。
这些成为了父女决裂的导火索,让她选择了逃离,逃离给她衣食无忧的张公馆,奔向生活拮据的母亲,体验另一种人生 。
然而母亲给与的,也不是温暖的港湾,因为没工作,母亲靠的是变卖祖辈留下的古董生活,每次伸手要钱都让张爱玲尴尬局促 。这也促使了她想要快点赚钱,用文字赚钱 。
02 孤傲性格背后是强大的自信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很大程度跟童年的记忆有关 。
她生性淡漠,一生孤寂 。
她说:“我是孤独惯了的,以前在大学里的时候,同学们常会说我们听不懂你在说些什么,我常常觉得我像是一个岛 。”
原生家庭的悲剧让她不容易对别人敞开心扉,而文字成了她铸造的围城,在文字世界里,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自在 。
而最开始给她构建文字的围城的,却是她的父母 。
饱读诗书的父亲会教她读书,给她念诗、讲《红楼梦》,会耐心给她批阅幼稚的作文,然后将它们装订成册 。
没离婚前母亲每天早晨会叫佣人将她抱到床上去背书,离婚后也对她的学业非常重视,把她送入新式小学读书,继而送入中学、大学接受现代教育,她对于读书孜孜不倦,同时受到了中西方的文化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