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妇女劳力转移调研报告怎么写?

中年妇女劳力转移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乡村企业的改制,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等等,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尤其是农村女富余劳动力的从业结构调整,再度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全面了解城乡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更好地发挥妇联组织的作用,我们对全县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 。调查结果显示,全县现有农村富余女劳动力中有七成以上为中年妇女 。针对这一群体,我们重点在镇、镇、乡、乡四个有代表性的乡镇进行了调研 。
一、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的现状
(一)年龄构成
通过对四个乡镇,60岁以下6890名农村富余女劳动力进行调查摸底,有4102名妇女年龄主要集中在30岁—50岁之间,超过农村富余女劳力的七成 。特别是41岁—50岁的,占总数的41% 。
(二)文化程度
在被调查的农村中年妇女中,其文化程度人数及百分比如下表所示:
(三)再就业技能
相对于现代化社会大生产对劳动者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由于其年龄偏高,文化程度偏低,家务劳动承担较多等一系列因素,再就业技能普遍缺乏,因而比农村男性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更加困难 。我们调查统计的4102名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中,有一定求职技能的仅788人,不到总数的20% 。也就是说,超过4/5的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目前没有就业转移的技能 。她们想富、求富、奔富的心情十分迫切,但往往是想富无门,求富无能,奔富无策 。
(四)选择就业地区意向
我们调查统计的4102名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中,有1146人选择在本乡镇村,有816人选择在本县区,495人选择在本市,选择外省市的`只有155人,可见要做好农村中年妇女的转移工作,首先应该思考的就是如何帮助她们实现“不离土、不离乡”的就地转移 。
二、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我县中年妇女劳动力在转移就业工作中存在着就业层次低、就业稳定性差等方面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比较保守,限制了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转移的速度 。
“男主外、女主内”的旧思想在不少人的头脑里根深蒂固,存在小富即安的依赖思想,不愿接受新事物 。农村中年妇女家庭观念厚重,沿袭相夫教子、赡老扶幼的传统,受夫权思想影响及顾及家中老人、小孩教育等现实问题,外出务工顾虑较重 。
(二)文化素质低,制约了农村中年妇女劳动力转移的层次领域 。
农村中年妇女,由于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缺乏科学知识、专业技能和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弱,不善于利用信息,难以向新兴产业转移,在与城市劳动力的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 。受教育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她们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造成了在转移过程中,职业选择上有很大的局限性,缺乏竞争优势,只能从事一些脏苦累的简单劳动,造成就业愿望与实际严重脱节的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