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旅一体化典型村调研报告如何写?( 三 )


(二)利润共享,联合经营分策实施
发展现代化农业离不开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必须改变原先一家一户独自承包经营管理的现状 。为实现土地规模经营,进行统一管理,结合现在农村正在推行的土地确权政策,村支书赵静同其他村干部一起走访全村各户了解情况,宣讲新政策、新形势,并多次召开村两委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协商,在充分酝酿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召开了全村第一次全体村民代表大会,决定成立泊头市灌河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旨在发展本村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全体村民自愿成为社员,全村1400亩土地入股到合作社 。每年合作社对村民保底承诺每亩700元,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 。为实现共同致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社对土地实行三种经营管理模式:一是立足长远,红利共享型 。根据全村规划需求,由合作社投资统一种植一些见效慢的远景农作物等,用于合作社长期发展战略,例如果园、花卉园、生态园、畜牧园等,并实行村民自愿参与,谁入股谁受益的原则,将来按地亩入股比例和投资比例分红享利 。二是短期经营,保本盈利型 。合作社针对比较偏远的流转土地实行分期规划策略,先经营种植一些当年就收益的普通农作物,以此来补充合作社的运营成本,用于补贴给村民保底租金 。通过招商联系,(www.fwsir.com)今年合作社与山东鲁花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发展订单农业,已种植花生300余亩,大豆200余亩 。三是集约发展,转租经营型 。为积极培育农业种养大户,吸纳社会资本,根据全村整体规划,合作社把部分流转土地再转包给有能力的农业大户或公司自主经营管理,实现了公司+基地(合作社)+种养大户+农民发展的有机结合,对转租承包的土地,实行一包到底风险自负的原则,均价每亩900 元,差额用于合作社日常经营费用和基础建设资金 。现该村1400 亩土地全部整合流转,土地入股入社率达100%.为村民们提供了多种谋生就业机会,可在家养老保底收入挣钱,可外出经商打工挣钱,可在家参与合作社雇工挣钱,可自行投资发展现代农业挣钱,多种渠道让村民致富奔小康 。
(三)招商引资,借鸡下蛋协同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需找准选对路子,更离不开资金的投入扶持 。合作社流转了全村1400亩土地,如何把它经营管理好?如何让它效益最大化?如何筹集充足的资金运作?这些都摆在了村支书赵静的面前,对原先只经营工业的他,对发展现代农业还真有点陌生,一度使支书赵静一连几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在乡党委书记秦兴义的指导下,动员赵静和大家一起再次走出去取经,组织村两委班子、村内种养大户、村民代表组团外出取经,先后参观了山东寿光大棚蔬菜种植、尧阳县大棚菜种植、深县大凌消温室黄瓜大棚蔬菜种植和全国田园风光农业示范村黄骅市小堤柳村,尤其参观聆听了寿光菜农张春良等种植大棚黄瓜和西红柿的种植技术和市场分析,面对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大形势,做京津菜篮子,搞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是条捷径出路 。发展路子定准了,建设资金还没着落,怎么办?赵静就利用在外经商的人脉资源寻求合作投资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当前工业经济放缓的现实下,原与其企业合作多年的石家庄腾飞环保有限公司经理常红亮准备转行投资现代农业发展,经过洽谈协商,由常红亮计划出资3000万元,分期规划建设蔬菜大棚,并聘请寿光蔬菜专家作技术顾问 。同时,为调动村民们参与积极性,改变村民自己投资建设资金不足和建设无规模的现实,村民可根据自己的实力,反租其蔬菜大棚投资搞棚菜种植经营或按统一规划自行投资建设蔬菜大棚种植经营,采取灵活多样的发展经营模式,现全村已有60余户村民参与棚菜种植,合作社用土地控股的形式参与统一协调管理,并按比例提取适当的管理费 。现该村一期今年规划投资1200万元400亩的蔬菜大棚已动工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