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青岛的导游词怎么写?( 二 )


我们现在看到的便是栈桥了 。它位于青岛湾中,目前全长440米,宽8米,与市区繁华的中山路成一条直线,由海岸前伸入海 。从远处看,它像一条长虹横卧在大海之上 。
30年代,栈桥曾被誉为青岛十景之首,青岛市乡二十四景之一,不少文我们墨客为之留下诗赋和赞誉,国内外的重要宾客、要员、知名我们士在青岛观光时,都要登临栈桥,欣赏海滨风光 。2001年包括栈桥在内的海滨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AAAA级风景区 。
关于栈桥的解释是:“凡是伸到海里的简易码头都称为栈桥 。”那它为什么又会成为青岛的标志呢?青岛在100多年前是一个小渔村,1891年清政府下诏书在青岛建置 。1892年清政府派登州总兵章高元带兵驻扎青岛,为便于部队军需物资的运输,建了两座码头,一座就是现今的栈桥 。该码头原称谓很多,有海军栈桥、前海栈桥、南海栈桥、李鸿章栈桥、大码头等,长200米,宽10米 。另一座位于总兵衙门前方的“衙门桥”长100米,宽6米,亦称“蜗牛桥” 。这两座码头都是中国工程师自己设计的,也是青岛港最早的码头建设 。
1897年,德军以演习为名,从青岛湾登陆,武力占领青岛,栈桥成为德军侵占青岛的见证 。
德帝国主义侵占青岛后,将原桥北端改为石基,水泥铺面,南端下立,钢制桥架上面铺有木板,并设轻便铁轨,南端仍是铁木桥,桥身延长到350米,仍为军用码头 。1904年大港第一码头建成后,栈桥逐渐失去它作为码头的历史使命,开始向游我们开放 。1922年青岛被中国收回,1931年国民政府出巨资由德国信利洋行承包重建,桥身加长到440米,桥南端增建了半圆型的防浪堤,并在防浪堤上修建了具有民族形式的二层八角凉亭,亭子由彩色琉璃瓦覆盖,24根红漆柱子支撑,取名“回澜阁” 。整个工程至1933年4月竣工 。栈桥从此成为青岛第一景 。
建国后,我们民政府多次拨款对栈桥进行维修,1985年青岛市又对栈桥进行了大规模的全面整修,两侧围以铁索护栏,12对欧式桥灯相峙而立,外铺砌花岗岩石台阶 。1998年底至1999年6月市政府再次拨款对栈桥进行了大规模整修,此次维修既达到防风浪、防腐蚀要求,保持原有的风韵,又与两侧护岸设施相匹配,增加了美观效果,使整个桥体焕发了青春 。
大家前面走,看前面这座由中国民族风的双层阁楼叫回澜阁,阁顶覆盖着黄色琉璃瓦,周围的亭柱共24根 。阁内是双层圆形的厅堂,各中心有螺旋形楼梯 。回澜阁与这碧波绿水相互辉映,非常的雄伟壮丽 。早在30年代,飞阁回澜这一景观就被列在了青岛市十大景观之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