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饮水词|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纳兰容若饮水词(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把《饮水词》翻了一下,诸如恨、凉、愁、冷、泪、梦、醉、凄凉、断肠、伤心、惆怅、憔悴等词触目皆是 。
能在词中抒写这些情感的人,出身一定很惨吧?命运也多舛吧?当然不是,要知道,《饮水词》的作者是纳兰性德,字容若 。
先说他的家世背景:
纳兰氏隶属正黄旗,后世称“叶赫那拉氏” 。纳兰家族时代代为官且一度位极人臣,并且因血缘、婚姻等方式和清王朝有着紧密且复杂的联系 。
纳兰凭借天才的词作闪耀在文学史上,事实上作为正黄旗贵族,武功也是必修课 。而他的近亲,大多也很牛 。其父纳兰明珠,康熙时期权倾朝野;其胞弟所供官职亦文武兼俱,胞弟儿子也极具才学 。
这样一个家庭,算得上封建上流社会的典型 。
再说他的个人遭遇:
明珠虽然在仕途上花费了不少心思,但也附庸风雅,家中不少藏书 。纳兰性德从小有机会接触那些文史典籍,加之本身的天分,所以,年少时才华就已显现 。
17岁入太学读书,18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 。19岁参加会试,因病错过了殿试 。然而22岁时再次参考,考中进士 。康熙任命他为侍卫,从三等很快晋升到一等 。
年少时有这样的遭遇,比起一辈子连举人才勉强考中的蒲松龄之流,算是顺风顺水了 。

【纳兰容若饮水词|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这样的家庭背景,这样的人生经历 。纳兰何以忧愁至此?
后世无数青年女子甚至不清楚他的样子,甚至都要臆想:理想中的白马王子应该是纳兰的模样 。
这个人简直太完美,除了体弱多病和年轻丧偶,他拥有的似乎比常人多很多 。没有什么会是百分之百完美,纳兰性德的人生,只是看起来“非常完美”“非常光鲜” 。
纳兰容若饮水词|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张草纫《纳兰词笺注前言》说:明珠是一个善于弄权的官僚,他结党营私,卖官鬻爵,贪婪无比 。
明珠起初依附索额图起家,羽翼丰满后便培植自己的势力,与索朋党势不两立 。而康熙绝对是个头脑清醒的帝王,他把和重臣的关系把握得特别到位 。既让双方相互制约,又极力控制着他们的权力 。
这场君王和大臣的平衡游戏中,纳兰成了牺牲品 。所以,明珠节节高升,却限制了纳兰的发展空间 。可偏偏,纳兰不是那种想一辈子庸庸无为的贵公子 。且不说作为长子的纳兰,其两个胞弟所供官职也没有像明珠那样显赫 。
纳兰的这个御前侍卫的日常是“鲛螭长捧御书闲” 。在君侧时刻打起十二分的小心,又斜眼看到官场的虚伪冷漠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和笼中的黄莺有什么区别呢?恐怕自己连无生命的雪花都比不上: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
他是钟鸣鼎食之家的“多余人”,所以他想尽量远离那个环境,所以结交的挚友大多都是些江南一带的失意汉族文人 。
初入仕途时遇上三藩之乱,他请求上战场杀敌,但是君、父均不允许 。被王国维盛赞的出塞作品“夜深千帐灯”“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也不过是陪同皇帝出行时所作 。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蝶恋花出塞》)他也只能在词中放肆做把白日梦 。
几首《梦江南》也是随君南巡时所作,江南一路,美景都看遍,却有一股没来由的压抑涌上心头 。天南地北都走遍,哪里才是心灵安歇之地呢?
可以说,表面上看起来“完美”的纳兰,在努力扮演好每一个角色 。他是好臣子、好儿子、好长兄、好朋友 。唯独,不是他自己 。
他曾想过在佛道中寻求解脱,所以自号楞伽山人 。可是,他这样的身份,真的能挥一挥衣袖,把那些藩篱都化作前尘往事吗?
只有在词的世界中,他才是他自己 。“百感都随流水去,一身还被浮名束 。”他的出身,是他拼命都想卸下却又卸不下的束缚 。
纳兰容若饮水词|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也许是年少得志,太顺风顺水 。纳兰的感情生活却是“玫瑰色和灰色”的统一 。
他和卢氏有过一段美好的时光: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 。(《减字木兰花》)而不幸的是,卢氏新婚三年后即撒手西去,从此,纳兰的词中的世界中多了卢氏 。因为卢氏不仅是他的妻,更是他的知心朋友 。
“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忽疑君到,漆灯风飐,痴数春星”
在词的世界中,卢氏还活着 。不知觉“十一年前梦一场” 。残忍的现实将他从他的世界中拉回,他又叹息一声,说:“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入环,夕夕都成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