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觉山概况导游词如何写?( 六 )


普济寺导游词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普陀山的第一大寺--普济寺 。普济禅寺是全山219座寺院中最大的寺院,是山中供奉观音大士的主刹 。又叫前寺,建筑面积为11400平方米 。它的前身是有名的不肯去观音院 。宋嘉定七年,皇帝御书圆通宝殿匾额,把这里定为专供观音的寺院 。后来这里多次被毁,到了明神宗万历三十三年,朝廷派太监张千扩建宝陀观音寺,并赐额护国永寿普陀禅寺,寺院规模宏大,一时甲于东南 。康熙三十八年,赐额普济群灵,到了雍正年间,基本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如今的普济寺,共有十殿、十二楼、七堂、七轩等共231间 。寺前有石牌坊、御碑亭、海印池、湖心亭、多宝塔、万寿桥等等 。
普济寺前有一个高约20米的石牌坊,四柱三门,柱上横眉雕刻有精致的云绫和石葫芦 。坊内北侧,树有一块石牌,写着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到此下马 。据传这是皇帝下达的圣旨,过去官吏到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示对观音菩萨的崇敬 。
海印池上有三座桥,走过中间的一座,您便可以来到御碑亭,它建于雍正年间,御碑的碑文上记载了普陀山的历史,碑额上雕龙栩栩如生,书法遒劲刚健,可谓双绝 。当然,要是您感兴趣的话,还可以到东面的观自在菩萨墙看看,相传观音菩萨除了有大慈大悲的心肠外,还有广大的智慧可以看清世间万物,所以有时被称作观世音,指她能听到人民的疾苦声音,有时又被称为观自在,是指她体察世间万物的能力 。
请往前看,池心有亭榭卓立,八角上翘名“八角亭”,又名“湖心亭” 。石径环绕,构建精巧,亭水相映,颇具诗情画意,令人遐想 。再请大家朝东看,有一座石拱桥,叫“永寿桥”,高8米、宽7.5米,长40米,是明万历三十四年,即1606年所建 。桥柱上雕刻神态各异的小石师40只,精巧逼真 。往西看,有一座与永寿桥相呼应的小桥,名“瑶池桥”,四角装饰有龙头的图案,每逢下雨,龙嘴吐水,情趣盎然 。
请各位朝东南看,有一石塔名“多宝塔”,被誉为普陀山“三宝”(杨枝观音碑,普陀鹅耳枥树)之一,取《法华经》中的多宝佛塔之义定名 。建于元顺帝元统三年,即公元1335年,是当时普陀山僧人孚中向南京的藩王宣让王募资建成,因此又名“太子塔” 。孚中名怀信,浙江奉化人,以勤俭简朴著称,为兴建名山道场,他多次外出云游募化 。塔旁原建有太子塔院,现被毁 。
整座塔用太湖石砌成,方形五层,高18米,有台无檐 。基座平台的四个转角都饰有(虫离)首,张口作吐水壮;第二层用蟠龙绕柱,柱头饰有莲花,龙的体态雄健修长,形象生动,线条流畅 。每层塔的四面雕壶式门的佛龛,内供全跏跌坐式佛像,属于古代蒙古族统治者信仰的佛教密宗的造型,如观世音塑像体态妙若少女,神情凝妩媚,给人以亲切温柔之感 。顶层的四角饰蕉叶山花,塔刹为仰莲宝瓶,意为佛报生的净土 。它是目前普陀山现存的最古老的建筑 。如此精致而有确切年代的石结构方塔,在浙江仅此一座,不像中国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