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第一次课后反思怎么写?

《发展心理学》第一次课后反思
《发展心理学》第一次课后反思
198001 张芯梅
2019年3月15日晚七点半,我们的《发展心理学》准时开课了,和其他我了解的课程不同的是,我们的丁敬耘老师选择直播这样的方式给我们上第一节课 。直播这种网红的方式,虽然出现很久了,但是这样的亲密接触还是第一次 。丁老师的课风趣幽默,一点都没有觉得心理学晦涩难懂,在他一个又一个的小例子当中,让我们了解了心理学的种族发展,人的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发展心理学的历史以及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同时他还提出了一些问题供我们刷新思维,转变观念 。比如:
问题一:小婴儿在哭的时候,是应该立刻抱起来还是稍后抱起来?
【《发展心理学》第一次课后反思怎么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呢?如果你是妈妈,你会选择立刻抱起来,还是稍后抱起来呢?以前没有孩子的时候,我也看过很多育儿书,心想,要是婴儿一哭我就抱起来,那不得宠溺的越来越厉害呀,以后想要什么,什么都不做,只需要哭就行了哦 。还看到网上说,稍后抱起来的话可以训练婴儿慢慢就哭的少了,这样就可以乖乖的躺在床上玩,大人也可以轻松一点了 。这样的思想一直持续在我的脑海里,直到我自己生了小孩,老大是一个女儿,从小就很可爱,基本不怎么哭闹,很天使的就长大,我还没有用武之地来验证这个理论 。又有了老二,老二是个男孩,脾气感觉格外大得多,就出现了这样哭闹不止的现象,他哭的可怜巴巴的,我看到他,哪里还想得起自己曾经的什么抱不抱的理论,赶紧抱起来安抚,很快他就可以平静下来,像是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安慰,像是有了安全感,我并不知道什么原理,只是作为一个母亲的本能这样做了 。那么大家又是怎样做的呢?关于老师给出的建议,容我在此先卖个关子 。
问题二:学习上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哪个更重要?
这也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你说先天遗传重要,她说后天环境重要 。我倒是觉得先天遗传就像是内因,后天环境就像是外因,内因起主导作用,外因对内因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好的外因促进内因的发展,坏的外因阻碍内因的发展 。老师在这个问题上举了一个例子,那就是“生茧”,在我们的生理机制中,是有长茧子这个功能的,但是要是没有长期的对手掌的摩擦的话,也不会长茧子,茧子会出现在那些常年从事体力劳动的群众中,而不会出现在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手上,但是他们都是同样的人类,都具有长茧的生理机制 。丁老师总结说:遗传提供可能性,后天环境让可能性变成现实 。只有勇于尝试不同的事物才会发现可能性,才会发现你的或者孩子的天赋 。而我们既然有了良好的先天遗传,那么就要充分尝试,勇于试错,才会发现自己与众不同的闪光点 。所以,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都重要,我们只有同时把握这两个因素,才能在生活中、在工作做的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