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作文|年味作文最新精选作文( 二 )


年三十,贴春联 。舅舅和妹妹负责一楼,我和爸爸负责二楼 。我抱起一沓红彤彤的大大小小的春联往楼上跑,还冲舅舅嚷嚷,看谁先贴完 。到了楼上,我站上板凳,踮起脚,伸出双手,风卷残云似的将已经褪色的旧春联旧福字一一撕去,爸爸将涂好浆糊的对联和福字一一贴上门窗 。楼上的贴完了,舅舅和妹妹还在忙碌着 。我手里还多下许多福字,觉得没贴过瘾,与爸爸商量着来个创新 。我们在大门口,拿着五个福字,涂涂抹抹,拼拼凑凑,一个五福临门的图案就印上了墙 。我们迅速转移到下一个地点,又贴出了一个“红”福齐天的造型 。不一会,整个家里都贴满了各种造型的福字 。妈妈看着这满眼的福字,惊讶地问,你们贴了多少个福字呀?妈妈不经意的一问,却又刺激了我们的兴奋神经,我们几个像炸了锅似的,进进出出,跑上跑下,四处数福字 。板凳上,桌子上,水缸上,窗子上……舅舅说65个,爸爸说66个,妹妹说10个,我说68个 。外公哈哈一笑,我一共买了70个福,桌子上还剩3个没贴呢 。妈妈说,这叫幸福有余 。大家又一起开心的笑起来 。看着大家的笑脸,我心思一动,原来年味还藏在这福字中啊!
除夕夜,外婆和妈妈已经摆满了一桌丰盛的佳肴 。大家围坐一桌,敬酒,祝福,欢笑 。我和妹妹端起饮料,向外公外婆爸爸妈妈舅舅舅妈挨个敬酒拜年,而“要好好学习,长大要有出息”的叮嘱被我们听了6遍,而我和妹妹却捂着装满红包的口袋偷着乐呢 。吃完年夜饭,一大家人都都围着电视机看春晚,在春晚的喜气热闹的氛围中为新年守岁 。妈妈说今年是我的本命年,要守到夜里十二点,接第一柱香,寓意着整个年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 。新年的钟声刚敲响,舅舅就带着我们到赛场上放鞭炮 。村上的人也不约而同放起了鞭炮 。整个村子都被鞭炮声笼罩着,夜空中一朵朵绚丽的烟花此起彼伏地绽放,空气中也弥漫着经久不散的硝烟味道,浓得醉人 。看着被火光映照着的一张张兴奋的笑脸,我感受到了,原来年味就藏在这热烈而浓郁的除夕之夜 。
大年初一,其实才睡了几个小时的我,早早醒来了 。昨夜的鞭炮声好像从没停歇过 。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到村里挨家挨户的拜年 。每到一家,就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的乱叫一通,大声祝福恭喜拜年 。长辈们便拿出糖果,塞满了我的口袋 。我和妹妹用手护住口袋,满载而归 。遇到村里其他的小朋友,我们又将口袋里的糖果分享给他们 。在大人们一声声赞赏与感谢的言辞中,我发现年味还藏在这家家户户的拜年祝福声里 。
一路上,看着家家户户门口铺满场地的鞭炮碎屑,满村的门窗上大红福字和春联,感受着村里人人都是亲戚和气与热情,我好像明白了外公所说的年味了 。这是我们中国人永远挥之不去、无法淡忘的味道;是传承了几千年、让万里游子无法割舍的味道 。我想,只要有中国人存在的地方,那份浓浓的年味一定就不会消失 。


浓浓的的年味03


似水流年,蹉跎了一季又一季的桃红柳绿 。金岁再见街道火树银花,春节又毋庸置疑地来到了人间 。
在我的记忆中,年,从腊月初八开始 。腊月初八是一碗香甜可口的腊八粥——小米、大米、花生、红豆、红枣、莲子、桂圆、绿豆,熬成一大锅,哦!香喷喷、热腾腾的!没过够!腊八粥腻了,再来两块绿豆芙蓉糕,香甜解火 。腊八初八就在八宝粥的香味、绿豆糕的.甜味、一家人的欢笑声中度过 。
小年——腊月二十三,妈妈清早起床就往我口中塞上一块糖——往往是糖瓜,有时也会换成牛轧糖,寓意是叫我们不要说错话 。这让我联想到巴金的《家》中,高老太爷听到觉群在过年时说了一句不吉利的话,就在堂柱上贴了一张“童言无忌,大吉大利”,未免有些可笑 。这天晚上,总有一碟碟精致的糕点在窗台上等着我“光顾”,虽然妈妈一再强调那是贡品——给灶王爷的,但我依然抵挡不住那些糕点的香味 。
除夕夜,小孩手中总又多出些烟花、鞭炮,三五成群,点起炮来 。我倚在窗边,回想起来,两年之前,我也曾是其中一个呢!有些大鞭炮的恐怖,便有大人过来训斥 。不过一刻时,一哄而散的孩子们又重新聚拢过来,爆竹声此起彼伏 。除夕夜中,回忆最深刻的不是包饺子,也不是放鞭炮,而是看春晚 。小时候,除夕必须要守岁的,我往往熬到一点多便撑不住了 。朦胧睁开眼,又是赵本山的小品开演了 。
年初一是最热闹的 。一早,“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放眼望去,却是满地的红纸屑 。中午的团圆饭,人们分成了四大阵容——老人、女人、男人、孩子 。老人们总是忙个不停——烧个菜、盛个汤,看着其乐融融的一家,十分开心 。女人的话题则往往是某某的皮肤好,某某的衣服贵,某某家的孩子成绩好之类的 。男人们喝多了,在饭桌上“信口开河”——今年领了多少年终奖,给老婆孩子买了多少礼物,月薪涨了多少,等等 。孩子们去哪了?他们的心早已不在美味的饭菜上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