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岁的扣子》观后感怎么写?( 三 )


五十知天命:五十的人一定会常常感悟人生 。在感悟中会发现自己今天走过的人生路其实既有偶然又有必然 。从小到大,老天还是公正的,它尽可能公平的给与每个人平等的机会,只是有些机会我们意识到并抓住它,而有些机会从我们手中滑失过后很久我们才意识到那些机会的宝贵,特别是当和我们当初条件相当的同伴在同样的机会面前因把握和掌控不同而走出不同的人生之路后,这时的感悟一定会痛彻入腑 。于是人生就走成五十岁时回头看的那条路,这里
的必然和偶然常常会交织成“性格决定命运”的认同 。
五十即已知天命,就应回视自己是否已安身立命,学,著作不在于等身,有今后躺下时可以垫枕之物 。业,不在于首富,妻持家宽裕无忧,老母不叹气接济即好 。
业似浮萍,家徒四壁,妻母伤神,儿女拮据,孙子无教,五十的天命很冏 。
六十耳顺:六十岁的人还有“老牛自知黄昏晚、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的已是甚少甚少,那些有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雄心壮志的人更非常人,不是伟人就是努力做伟人的人 。
六十了只想以寻常之心做寻常之事,安度晚年,颐享天年,况且他又在六十年的风尘中洞悉了人生 。你说,这样的人还有什么世间的凡夫俗语能让他耳红面躁,不易 。故耳顺不悖,万事都应入耳心平 。准确地说五六十岁的人大抵以安命为主导,享受乐居,规劝儿女,饴弄子孙 。其实中国的儒家士大夫们很早就意识到在中国文化圈内这个年龄层的人是社会最稳定的基石,故倡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伦理,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你看,古时一旦哪个小子落草为寇无法擒拿时,通常就会把他的父母叫来喊话规劝,鲜有无效者 。再纵观中国3千3百年有文字的文明史,真正懂得中国民情,每次社会革命或革新都依靠和发动群众,爆发全民参与推翻旧体制的革命 。出现妻子送郎、母亲送儿,更有自己老当益壮,老汉扛枪上战场,大娘裹好小脚当地下通信员的壮烈时,也就是这种连中国最稳定的阶层都热血沸腾剧烈动荡时候,即便自诩拥有八百万军队、拥有当时最现代武器、正处在新兴政权的国民党焉有不倒之理 。所以,真正读懂中国并驾轻就熟的调动发挥这种民情的,并不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有人讲的两个半 。为何?记得学界一位老先生说过,通常能干的不能写,能写的不能说,能说的不能干,三者兼而有之的极少 。其实这不是老先生自己的话,中国人自来评价周围人的能耐时就喜欢这样套用 。如此说来,能干能写能说基于一身,又成功的改造中国——这句话没说完,同样的意思再换个角度讲,世界公认的使中国能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的那两个人中只有一个是干、写、说三者集大成者,并成功建立新型社会由此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就一人嘛,故三千年不过惟一人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