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实习总结怎么写?(11)


一、“规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准则 。记得在普外科见习的时候,跟着带教老师上了一台手术,这是我第一次参与“真正的”手术 。在手术前的洗手、穿手术衣等操作的每一个细节都要求我们遵守规范的步骤,由于我技能不熟练加上紧张,很多地方都做的不好,带教老师和护士及时的指出并矫正了我的错误 。我深感自己的能力还有待大幅度的提升,对于老师们的教导也很感谢 。看到带教老师能够熟练的在手术台上用手中的柳叶刀为患者祛除病痛,很是崇拜和羡慕 。老师跟我们强调说,在手术台上的每一步操作都必须规范,尤其是无菌观念,容不得半点马虎 。其实,“规范”不仅仅体现在手术台上,像病历的书写、体格检查、药物的使用等等,整个医院的有序运作也是依赖于一个规范的管理制度 。所以,我觉得每个人都要学会让自己遵守各种“规范”的准则,这并不是死板的象征,而是成功的必备素养 。
二、从“书本”到“临床”还需要我们学习很多知识 。我们从医学课本上学习了很多关于人体和疾病的知识,但要到临床上诊治疾病,只有这些还不够 。首先,我们需要真正理解课本上的知识,在面对患者和疾病的时候,能够与书本上的内容产生关联;其次,在诊断疾病的时候,需要我们有一个清晰的临床思维方式,比如,面对患者首先要考虑一些常见病、高发病;另外,教科书上讲的一些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可能只有典型病例才会出现,我们需要以患者能够提供的有限信息,作出自己的判断或者推断 。再把视角放高一点看,整个医学的发展还在不断的前行中,有些我们不清楚的,不确定或者不知道的医学知识也在不断地更新中,这就要求我们真正的做好“活到老,学到老”的准备,不断学习新知识 。
三、医术与医德,孰轻孰重?每天在医院就诊的病人成百上千,每个病患看过病后,对自己的大夫应该都有自己的一个评价,到底患者更看重什么?对于一个医生而言,哪一个更重要?跟不同的带教老师相处过后,我也发现不同的老师对待患者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在东院肾病科尤大夫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患者经检查其肾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损伤,这个患者比较好奇是什么会导致自己的肾功能受损,就在家好好回忆并记录了自己认为的“可疑原因”,写了大半页纸,找到尤大夫咨询,为了消除患者的顾虑,尤老师耐心的为他讲解了每一条,在旁边看着的我很是佩服尤老师 。在面对患者的时候,能够放低姿态与患者用心沟通的医生应该都不会是“差”医生吧 。精湛的医术是大多数医生所追求的,而医德确是影响患者对医生评价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我觉得确实应当把医德放在与医术相当的水平来作为评价医生的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