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怎么写?( 二 )


我个人认为,一件艺术品 。当你认真的去欣赏它、理解它的时候往往你不自觉得就会发现这位艺术家的了不起之处 。我一直觉得,艺术是一种灵魂的碰撞 。当艺术家在创作之时,它是大自然或者是茫茫宇宙中的任何情感与存在和艺术家灵魂的碰撞,而当我们再欣赏一件艺术品时,是和艺术家的灵魂、艺术品的灵魂以及大自然中的不同的情感与存在的一种碰撞 。任何一件倾注艺术家心血的作品都是很了不起的,都有一种灵魂的交流与碰撞包含其中 。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怎么写?


塔西提是个巍峨的绿色岛屿,岛上有许多葱郁的线条,大概是安静的峡谷吧,那些幽深的沟壑散发出神秘的气息,谷底有这潺湲的冰冷溪流,你会觉得在那些林荫茂密的地方,人民依然按照古老的方式过着古老的生活 。
一不小心,看完了《月亮与六便士》 。这本书早就听说,而且也放在我的图片架上,但一直没看 。原因是近来的时间的碎片化,和越来越懒惰的生活作息,不想去触及长篇 。另外从多个角度看来,觉得这是一本好书,不能象看武侠一样草率,随手翻翻,看完所有文字,就认为自己看过了,所以一直没翻页,甚至连尝鲜就没有,怕不小心看了几页,如同没准备好约会样,没有准备得妥帖,就与思慕已久的恋人相会,失去了天时地利人乐的情调与滋味 。
看完最后一章的前夕,我停顿了好久(一二天),对比之前看书的节奏而言,我慢了许多 。因为有之前的经验,我没有象之前,用尽一切闲余,如饥似渴地看完它,反而是信手在一周之内的缓缓地看完这个中篇小说 。看完后,没想到它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长,也没想到它的内容会比我想象中的更精彩 。我再一次手不释卷地看书了,如同我之前看《红楼梦》或者《二月河的三部曲,雍正,康熙,乾隆》一样,而且在心中赞不绝口,并时常沉思掩卷,自以为感触良多 。
文字的优美的确是出人意外的,没想到译本也有这么好的文辞 。很多时候,我竟然可以沉浸在文字所描绘的优美的风景中,可以沉浸在文字所描绘细致感受里,去体味文字中我的非凡体验 。毛姆的确有着非凡的表达水平,就如同《文心雕龙》所言述的一样,作者可以言人心中所感,但口不能言之语 。表达完成时有一种畅尽的欢快 。对就是这个意思,我只想这样说,然后他就表达清晰了 。这样的文辞表达,让人倍感贴切 。同样因为文字的优美,所描述的风景纯净芬芳,人物鲜活光亮,我徜徉其中,如同真实旅行了一番,感受到新鲜和沉浸,回头看来,意味深长 。当你看到某篇某章时,你一定会同感这一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 。当然,最最重要的阅读体验,不在于文字,而在于文意 。先讲几个我熟悉的其它人物的联想 。首先,BBC记录片《人生七年》中的布鲁斯,在七岁的时候,就充满了梦想,将来去南亚某个岛国去教学传道 。没有为什么,在他35岁的时候,大学毕业,真到了孟加拉去支教,生活显现出贫穷,杂乱,但安详平和 。如面容一样朴实的他就实现他儿时的梦想 。看到那一集的时候,我心思杂乱的,他们在追求什么,而我呢?接下来我想起了《明朝那些事》中的最后一章节,徐宏祖,也就是我们深知的徐霞客 。在那本诙谐欢快的小说里面,在跌宕恢弘地撰写一部帝王将相的大传后,只是平铺直叙地讲了徐霞客的一生,从小就不爱好功名,但爱读书,而且突然就爱起了驴行,反正哪里没去过,好看,就去哪 。就这样,家境并不十分富裕的徐宏祖,穿着俭朴的衣服,没有随从,没有护卫,带着干粮,独自前往名山大川,风餐露宿,不怕吃苦,不怕挨饿,一年只回一次家,只为攀登 。一直到终老,无家无子而亡 。图什么,没说,作者只是悠悠地说了一句台历的文字:最完美的结束语: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而另一个名篇,阿甘呢,你们自己去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