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怎么写?( 五 )


但,这只是从宏观角度来考虑而得出的结论 。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我认为人生还是存在意义的 。不仅整个人生有意义,就是今天的晚餐对我来说都是有意义的 。人生的意义在于多样化,在于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 。不趋从,不盲从,活出真实的自己;多体验,多探索,丰富生命的色彩;去沉淀,去积累,积攒生活的厚度 。
独一无二的我,才是有意义的生命 。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怎么写?


看完《月亮与六便士》后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写读后感,因为书的最后的文字已经很好地表达了我的情感了,是的,正如奥斯卡·王尔德所说:“我不想谋生,我想生活” 。
斯特里克兰是我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一种人,或许是大多数人没能遇到过的,但是他身上的某些特质,又是我们普通人所具有的 。理想与现实、艺术与生活、社会与自我、感情与理智的冲突是小说的四大主题 。我可以保证,我不会成为斯特里克兰 。因为我没有他的才华 。
他是一个伟人,伟大的人,他的伟大之处是敢于抛弃世俗对自己所有的定义和禁锢,只为追求内心的东西 。理想,信仰,艺术,自我……将一个四十多岁家庭幸福,工作顺利的男人拉入了另一个世界 。他不顾别人的感受,自私,冷漠,生活穷困潦倒 。他不顾一切地画画,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
最终在他去世后,他的画作变为珍宝,他的名字流芳百世 。这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据说斯特里克兰的人物原型是画家高更 。网上搜了一下高更的代表作《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也是小说中最后斯特里卡兰病逝之前的神圣之作的原型 。
只想说,无法理解这张图的神奇之处,当然,必定是画作的高级,而我的理解能力的低级,对于画作的理解需要时间和培养 。缺乏这种培养,所以在我看来这幅图无法理解,找不到它的美 。
但是,这是一幅世界享誉的绘画巨作,已经毋庸置疑,我还有一点深刻的理解 。生活还是生存?大概会贯穿于一个人的整个一生 。比如我,现在自认为物质生活匮乏,我常常称之为“生存” 。经历艰难拼搏后,或许在中年或老年的时候,会享受“生活” 。
但这只是自以为,或者说,是目前的我的——自认为 。谁敢保证,到了中年或者老年的时候,就不是“生存”?
我发出这种疑问的原因是,正如斯特里克兰,中年的时候生活幸福,却仍然要追寻自己的理想 。他那时候丰富的物质生活已经不能够满足他了,所以他脱离了已经存在的在外人看来是幸福的生活,选择走一条艰辛的路 。
同样啊,我,我们很多人,现在的物质生活或许匮乏,自认为是为了“生存”在拼搏,那过几十年之后呢?物质生活满足了,有车有房有存款有家庭有小孩 。那时候的我们,就一定会达到了“生活”的状态吗?我不敢断定,人心是可怕的,可怕之处是它时刻在变化,追求在变化,愿望也在变化 。读后感·所以,要怎样界定“生活”or“生存” 。只有人心,你自己的心 。与外界的人,身边的亲人朋友,所处的物质世界,都毫无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