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词知识竞赛 关于古诗的知识竞赛( 三 )
(7)日出江花(红 )胜火,春来江水(绿 )如(蓝 ) 。
(8)千里莺啼(绿 )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
(9)(黑 )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
(10)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 。
(11)(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
(12)返景入深林,复照(青 )苔上 。
(13)两个(黄 )鹂鸣(翠)柳,一行(白 )鹭上(青)天 。
7、 你了解下列诗人吗?他们分别是谁?
大杜:(杜甫 )小杜:(杜牧)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
诗鬼:(李贺)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王维)
唐代边塞诗人有:(高适、崔颢、岑参等人)
8、 读下面的小故事,默写诗 。
有位厨师精通诗词,每做一道菜,都能对出一句优美的诗句来 。一位秀才故意出难题,给厨师两个鸡蛋,要他做几道菜,并且每道菜要表示一句古诗 。厨师欣然接受,做了四道菜 。第一道菜是两个纯蛋黄,几根青菜丝;第二道菜,把熟鸡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字形,下面铺了一张青菜叶子;第三道菜是清炒蛋白一撮;第四道菜,一碗清汤,上面漂着四只蛋壳 。秀才见了,深表佩服 。
(1)你知道这四道菜表示哪四句诗吗?默写下来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2)这首诗的题目是:《绝句》,作者是(唐 )朝诗人(杜甫 ) 。
9、 根据要求填写诗题及作者 。
诗题作者
(1)描写母亲的有:《游子吟》(孟郊)
(2)描写秋天景色的有:《山行》(杜牧)
(3)描写送别的有:《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4)描写对亲人思念的有: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
10、 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 。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事物吗?
(1)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次山中
(2)柳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3)小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4)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5)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6)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7)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默写下列诗人写的一首诗 。(先写题目,再默诗句 。)
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 。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更上一层楼 。
(2)小明是个顽皮的孩子,五年级的学生还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_宋__朝诗人 苏轼在
《 题西岭壁 》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
(5)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寸晖 。”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_唐__朝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
(7)汗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于”当“比”讲,它与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山行》中的霜叶红于二月花(诗句)中的“于”意思完全相同 。
(8)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
(9)中秋佳节,皓月当空 。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蒙蒙胧胧地照着大地,清风拂面,不由撩起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10)来到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 。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了朵朵美丽的水花 。望着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 《唐宪宗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 希望你是人类经典读后感有感
- 《尘埃落定》经典读后感有感
- 思考世界的孩子经典读后感有感
- 经典故事:猴子的欲望(深刻)
- 经典小小说:《潜规则》
- 宋本周易注疏经典读后感有感
- 《一位女士的画像》经典读后感有感
- 世上最美的风景,是回家的路(经典好文)
- 经典短篇:《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