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作计划格式怎么样?( 七 )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血液、血管、心脏和输血与血型4节,每节知识相对独立 。血液有独特的组成成分和相适应的生理功能 。血管和心脏都具有各自的结构和生理功能 。这三节条理清楚,逻辑性强,有利于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清晰的认识 。第四节还特意地把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输血和血型作了介绍 。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有关输血和无偿献血等知识,并通过介绍无偿献血,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本章共分两节,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出”侧重于从尿液形成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方面安排教学内容 。第二节“人粪尿的处理”是从生物圈角度引导认识人体产生的粪尿排入到周围环境中,将对环境造成污染,增强环保意识 。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本章的教学内容首先从人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入手,引出眼和视觉以及耳和听觉,然后才介绍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最后介绍激素调节 。本章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实现神经调节;第二部分是人体通过内分泌系统实现激素调节 。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以后,其生存和发展一直与自然资源紧紧相依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自身的生命活动,还包括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并且后两者的影响更大 。
三、欲达到的教学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七年级下册)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1、知识目标:
让学生知道人类起源和发展;知道人类个体发生和发育的大致过程;了解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大致过程及相关的结构基础;了解人的各种生命
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生物圈或生活环境密切关联着,而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与思考、探究、实验和资料分析等活动,加深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进一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记录和分析探究结果 。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测量获取数据,设计表格记录和整理分析数据的技能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科学发现史、科学家的故事和具体探究过程,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如是否需要作出假设、如何作出假设、设置重复实验以减小误差、用工具测量的必要性、五点取样法、数学推算法等 。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科学实验的重大意义;认同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人们在研究的过程中,随着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的不断改善,对某一问题的认识,不断有新的发展和新的观点出现;认同科学是实事求是的;使学生进一步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优秀品质;形成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并规范自己的行为,积极参加环境保护活动;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