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入关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

诗经•采薇
原文:
采薇采蔽①,
该亦作止② 。
曰归曰归,
岁亦莫止③ 。
靡室靡家,
玁狁之故④ 。
不遑启居⑤,
玁狁之故 。
采薇采薇,
蔽亦柔止(6) 。
曰归曰归,
心亦忧止 。
忧心烈烈,
载饥载渴 。
我戍未定,
靡使归聘(7) 。
采薇采薇,
薇亦刚止(8) 。
曰归曰归,
岁亦阳止(9) 。
王事靡盬(10),
不遑启处 。
忧心孔疚(11),
我行不来 。
彼尔维何(12),
维常之华 。
彼路斯何(13),
君子之车 。
戎车既驾,
四牡业业(14) 。
岂敢定居,
一月三捷(15) 。
驾彼四牡,
四牡騤騤(16) 。
君子所依,
小人所腓(17) 。
四牡翼翼(18),
象弭鱼服(19) 。
岂不日戒,
玁狁孔棘(20) 。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21).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22) 。
行道迟迟,
载渴载饥 。
我心伤悲,
莫知我衷 。
注释:
①蔽:一种野菜 。②亦: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作:初生 。止:语 气助词,没有实义 。③莫:同“暮’,晚 。④ 玁狁(xian yun):北方少数民族戎狄 。⑤遑:空闲 。启:坐下 。居:住下 。(6)柔:软嫩 。这里指初生的菠菜 。(7)聘:问候 。(8)刚:坚硬 。这里指菠菜已长大 。(9)阳:指农历十月 。(10)盬(gu):止息 。(11)疚:病 。(12)尔:花 开茂盛的样子 。(13)路:辂,大车 。(14)业业:强壮的样子 。(15)捷: 交战,作战 。(16)騤騤(ku);马强壮的样子 。(17)腓(fei):隐蔽,掩 护.(18)翼翼:排列整齐的样子 。(19)弭(mi):弓两头的弯曲处 。鱼服: 鱼皮制的箭袋 。(20)棘:危急 。(21)依依:茂盛的样子 。(22)霏霏:纷纷下落的样子 。
译文:
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刚才长出来 。
说回家啊说回家,
一年又快过去了 。
没有妻室没有家,
都是因为玁狁故 。
没有空闲安定下,
都是因为 玁狁故 。
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初生正柔嫩 。
说回家啊说回家,
心里忧愁又烦闷 。
心中忧愁像火烧,
饥渴交加真难熬 。
我的驻防无定处,
没法托人捎家书 。
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已经长老了 。
说回家啊说回家,
十月已是小阳春 。
战事频仍没止息,
没有空闲歇下来 。
心中忧愁积成病,
回家只怕难上难 。
光彩艳丽什么花?
棠棣开花真烂漫 。
又高又大什么车?
将帅乘坐的战车 。
兵车早已驾好了,
四匹雄马真强壮 。
哪敢安然定居下,
一月之内仗不停 。
驾驭拉车四雄马,
四匹雄马高又大 。
乘坐这车是将帅,
兵士用它作屏障 。
四匹雄马排整齐,
鱼皮箭袋象牙弭 。
怎不天天严防范,
玁狁犹猖狂情势急 。
当初离家出征时,
杨柳低垂枝依依 。
如今战罢回家来,
雨雪纷纷漫天下 。
行路艰难走得慢,
饥渴交加真难熬 。
我的心中多伤悲,
没人知道我悲哀 。
名句读解: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
昔:指出征时 。
依依:茂盛貌 。一说,依恋貌 。
思:语末助词 。
霏霏:雪大貌 。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它象一幅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
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 。在一年的当儿,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
【赏析】
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 。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近 。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 。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 。《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 。其类归《小雅》,却颇似《国风》 。
全诗六章,可分三层 。既是归途中的追忆,故用倒叙手法写起 。前三章为一层,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 。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之叠词申意并循序渐进的方式,抒发思家盼归之情;而随着时间的一推再推,这种心情越发急切难忍 。首句以采薇起兴,但兴中兼赋 。因薇菜可食,戍卒正采薇充饥 。所以这随手拈来的起兴之句,是口头语眼前景,反映了戍边士卒的生活苦况 。边关士卒的“采薇”,与家乡女子的“采蘩”、“采桑”是不可同喻的 。戍役不仅艰苦,而且漫长 。“薇亦作止”、“柔止”、“刚止”,循序渐进,形象地刻画了薇菜从破土发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过程,它同“岁亦莫止”和“岁亦阳止”一起,喻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长 。岁初而暮,物换星移,“曰归曰归”,却久戍不归;这对时时有生命之虞的戍卒来说,怎能不“忧心烈烈” 。那么,为什么戍役难归呢?后四句作了层层说明:远离家园,是因为玁狁之患;戍地不定,是因为战事频频;无暇休整,是因为王差无穷 。其根本原因,则是“玁狁之故” 。《汉书•匈奴传》说:“(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 。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云云 。”这可视为《采薇》之作的时代背景 。对于玁狁之患,匹夫有戍役之责 。这样,一方面是怀乡情结,另一方面是战斗意识 。前三章的前后两层,同时交织着恋家思亲的个人情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这是两种互相矛盾又同样真实的思想感情 。其实,这也构成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只是思归的个人情和战斗的责任感,在不同的章节有不同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