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秋字的古诗词小学 带“秋”的古诗词小学( 六 )


诗的后两句“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把笔触从秋空中的“雁群”移向地面上的“庭树”,再集中到独在异乡、“归思方悠哉”的 “楚客”,由远而近,步步换景 。“朝来”句既承接首句的“秋风至”,又承接次句的“萧萧”声,不是回答又似回答了篇端的发问 。它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却又附着它物而随处存在,现在风动庭树,木叶萧萧,则无形的秋风分明已经近在庭院、来到耳边了 。诗写到这里,写足了作为诗题的“秋风”,而篇幅已经用去了四分之三,可是,诗中之人还没有露面,景中之情还没有点出 。直到最后一句才画龙点睛,说秋风已为“孤客”所“闻” 。这里,如果联系作者的另一首《始闻秋风》诗,其中“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两句,倒可以作“闻”的补充说明 。当然,作为“孤客”,他不仅会因颜状改变而为岁月流逝兴悲,其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更是可想而知的 。
这首诗主要要表达的,其实正是这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但妙在不从正面着笔,始终只就秋风做文章,在篇末虽然推出了“孤客”,也只写到他“闻”秋风而止 。至于他的旅情归思是以“最先”两字来暗示的 。如李锳在《诗法易简录》中所说,“为孤客传神”的正在这两个字,使“无限情怀,溢于言表” 。照说,秋风吹到庭树,每个人都可以同时听到,不应当有先后之分 。为什么惟独孤客“最先”听到呢?可以想见,他对时序、物候有特殊的敏感 。而他又为什么如此敏感呢?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孤客之心,未摇落而先秋,所以闻之最早 。”这就是对“最先闻”的解释 。钟惺在《唐诗归》中还指出:“不曰‘不堪闻’,而曰‘最先闻’,语意便深厚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也说:“若说‘不堪闻’,便浅 。”这些评语都称赞这一结句曲折见意,含蓄不尽,为读者留有可寻味的深度 。不过,前面说过,诗无定法,这一结句固然以曲说而妙,但也有直说而妙的 。苏颋有首《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这里,从全诗看来,却必须说“不可闻”,才与它的苍凉慷慨的意境、高亢劲健的风格相融浃 。两个结句,内容相似,一用曲笔,一用直笔,却各尽其妙 。对照之下,可悟诗法 。

关于小学描写秋天的古诗1、《枫桥夜泊》
唐代: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
带秋字的古诗词小学 带“秋”的古诗词小学

2、《山行》
唐代: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 。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
3、《中秋月》
宋代: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
译文:
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 。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4、《秋夜曲》
唐代: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
译文:
月亮初升时秋露已经稀微,身着单薄的罗衣并未更换别的衣裳 。漫漫长夜满怀深情地银筝拨动,心中害怕独守空房,不忍进屋睡觉 。
5、《秋日》
宋代:程颢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
译文:日子闲散的时候,没有一样事情不自如从容,往往一觉醒来,东边的窗子早已被日头照得一片通红 。静观万物,都可以得到自然的乐趣,人们对一年四季中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一样的 。
道理通著天地之间一切有形无形的事物,思想渗透在风云变幻之中 。只要能够富贵而不骄奢淫逸,贫贱而能保持快乐,这样的男子汉就是英雄豪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