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咏洛阳的诗词 描写洛阳的诗句多写几个谢谢( 四 )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
二、扩展知识:
1、作品简介:《咏苎萝山》是李白写的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勾践故事的诗词,此诗介绍了西施的出身,颂扬了西施可贵的献身精神 。
2、作者简介: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祖籍陇西成纪(待考),于唐武后长安元年出生,在西域的碎叶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 。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使 。从二十五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 。其间曾因吴钧等推荐,于天宝初供奉翰林 。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 。又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使他对当时政治腐败,获得较深认识 。天宝三载,在洛阳与诗人杜甫结交 。安史之乱中,怀着平乱的志愿,曾为永王幕僚,因兵败牵累,流放夜郎 。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困苦,卒开当途 。[4]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享年61岁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3、作品赏析:
这首《咏苎萝山》的诗,是唐代诗人李白为颂扬西施可贵的献身精神而吟就的 。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西施本是越国乡村平凡农家人的女儿,但她天生丽姿,“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从古到今,所有的美丽女子和她比起来都要逊色,她的美貌令清艳的荷花都愧羞不如,“沉鱼之容”是谓西施也 。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西施不仅美貌,而且情韵动人,得江南女儿之仙态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她冰清玉洁,闲情无限 。一个“弄”字把女儿家戏水的娇柔情态表现的淋漓尽致,一个“闲”字展现了少女的天真烂漫,无忧无虑 。细心的读者大可以展开联想,碧水见手如柔荑浮,清波见眼如秋波横 。古人以“语不露齿、笑不露齿”为美,哪怕牙再皓白细碎整齐,这种“皓齿信难开”是一种含蓄之美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比上句更美,因为它情韵更动人 。西施为什么“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呢?其实,这两句是承接上两句而来的,场景同一,还在碧水清波里,西施意识到了自己的美,于是以水为镜,浅窝含笑,对着水中的“碧云”“沉吟”,自我陶醉起来,一定要注意“碧云”,说明云在水里 。这样,一幅少女浣纱弄水,后来顾“镜”自怜的图景便飘在眼前了 。一个“吟”说尽了“正当最好年龄的女子”无限心事,此字最妙,喜悦之上似有淡淡的愁绪飘着,叫人又爱又怜了 。
“勾践征绝艳,扬蛾入吴关”,西施从一个“越溪女”成为“吴宫妃”的过程一笔带过,“绝艳”“扬蛾”再次表现了西施之美 。这两句比较平庸 。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在文采上依然平庸,但隐约透露出诗人渴望的人生追求境界,诗人才华卓绝,建功立业理所当然,“杳渺讵可攀”说明李白希望追求的政治成绩不是一般的,而是大的作为,是超出一般的“讵可攀”的作为 。希望高,而失望多,李白一生痛苦皆由政治期望太高所致 。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承接上两句,再次透露出李白强烈的政治述求 。
从全诗,我们不妨把西施的美貌看作诗人才华的自况、自比,西施终于“一破夫差国”,而诗人在政治上一事无成,“千秋竟不还”既有对西施历史功绩的赞赏,也有自叹自伤的袅袅愁绪升腾 。
全诗最有文采的是“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四句 。李白又诗云:“两人对坐山花开,一杯一杯又一杯”,最后一杯是斟酌给山花的,李白与大自然是无隔离的,故能把景写活 。
求余光中三首咏李白的诗的全文:<戏李白>、<寻李白>和<念李白>,余光中《念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现在你已经绝对自由了
从前你被囚了六十二年
你追求的仙境也不在药炉
也不在遁身难久的酒壶
那妙异的天地
开阖只随你入神的毫尖
所有人面鸟心的孩童
远足一攀到最高峰
就觉得更远的那片锦云
是你仿佛在向他招手
现在你已经完全自由
列圣列现在孔庙的两旁
肃静的香火里暗暗的羡慕
有一个隐者自称楚狂
不饮已醉,一醉更狂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