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期诗词大会,领略感受 中国诗词大会读后感500字( 三 )
书的编纂也花了很多巧妙的心思,解读诗句之余,还点缀有中国古典画作,且与诗作遥相呼应,更易体会诗中意境,比如在点评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文字旁,附有一幅元代赵孟頫的《枯木竹石图轴》,笔致苍健洒脱,须知竹石是苏轼特别喜爱的绘画元素,在文字之旁更衬托出诗人的隐逸高洁 。或许这本书与这档节目一样,可以激发出更多喜爱诗歌之人的兴趣,重拾诗歌之美,重拾古代艺术之美 。
历史上每遇文化变革之际,每次文学走到无路可走之处,人们总是以古为鉴,总能在古代文化中寻找到新的精神力量,因为那是我们的精神之源,民族根基,而诗歌则是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滋养出的美丽花朵,久经岁月而不凋,藉由《中国诗词大会》这种形式,我们又一次与诗歌相遇,与诗的美好相遇 。这就很好 。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关于阅读这件小事儿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读后感(八):奔跑的路上,我们丢掉了什么?
平生最为羡慕的一个时代,就是盛唐 。那是个绚丽辉煌的年代,也是个豪情万丈的朝代 。那些年,才情横溢的盛唐诗人宛如雨后春笋般接连涌现 。难以计数的佳作,浩渺如繁星的意境,这些能跨越历史的溯流穿越千百年流传至今的名作,不仅是独居美感的艺术品,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在当时,写诗成了人们内心默许的独特娱乐活动,正如现代人饭后刷朋友圈的习惯类似,古人喜好举办斗诗大会 。或是一方凉亭,几杯烈酒,荷叶满池,池塘边是盛放的一簇簇牡丹,大家围坐一桌……于是就再这样充满生机的愉悦环境中,诗人们纷纷调动了全身的文艺细胞,不下片刻心中便有了大致,千古名句一挥而就 。正如王国维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 。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 。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那的确是一个值得永远怀恋的年代 。这便是古人的惬意生活 。可是如今我们现代社会,这些有着悠久历史的东西,慢慢被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从前的一切都依存自然而生,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与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恰恰是这种紧密联系,才让人类社会自然和谐,且人人都拥有着富有诗意的灵性 。现如今,生活在工业化的城市里的现代人某种程度上,已经渐渐丧失了这种与自然为友的纯美灵性 。或者说这种灵性被压抑掩埋在了心里最不可见的一个阴暗角落 。有时候不由会想,现代的我们这些人,和古时的平头百姓究竟有什么区别呢?生活环境,科技水平,人文思想,还是别的什么东西?我看到过一句非常发人深省的话:“被闹钟或者机械化声音吵醒的人和被晨曦、鸟鸣唤醒的人完全是不同的人类 。”是了,区别也就在这里了 。现代人的生活里确确实实应有尽有,火车、电梯、楼房、高耸的水泥建筑、精雕细琢的食物、不断更迭的智能电子产品等等,这一切事物,我们周围的这些,我们所依靠的这些,其实都是没有生命的,更不用谈让人有美的感受的灵气与生机 。没有生气与生机的氛围,现代人很难再如古人一般悠闲度日,满足的生活标准越来越高,我们不得不为之奋斗 。耕田犁地的田园生活也成了奢望,腰酸背痛才是实况 。于是再这样日复一日的摧残下,当然很难再生出一份写诗抒情的心境 。以前的时代,人们生活的背景板上画着日月星辰,还有有蒹葭、荇菜、木槿等植物,也有关雎、布谷、杜鹃等动物 。这些源于大自然的煤海事物是可以让人人感悟与敬畏的 。比起我们现如今,整日盯着一部智能手机,急匆匆地穿行在冰冷的水泥大厦间,古人们穿行在落英缤纷的桃树林里悠闲漫步,这样我们的生命体验自然是截然不同的 。上文说了这么多,并非是贬低如今社会有多么负面,只是在想,如今仅仅是这样,生活终究很难见到诗词的影子了,那等社会再高速发展十年,二十年,甚至六十年,到了那时我们的传统诗词还能继续存在吗?这并非杞人忧天 。可是为了适应真的该丢掉这些传统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如今央视接连推出的这几档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节目,都已经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产生的思考范围也颇为广阔 。现代社会已经很少有人,能拥有那份静下心来细细品读一首诗的悠然心境了 。我们日复一日过着“吴刚伐桂”般的枯燥生活,急匆匆在红尘中奔波,日复一日的生活挑战着我们的耐心,我们无法停下,只身独行 。生活这颗桂树永远不会倒下,我们的斧子即便再锋利,也几乎改变不了哪怕它的一条纹路 。于是单调的生活被蒙上了一层灰色的薄膜 。这样的高速社会中,《中国诗词大会》的播出更像是一道温柔缠绵的午后和煦的日光,它的热播,驱散了人们心间密布的沉郁雾霾,让“传统诗词”这一甘霖,重新撒遍了所有人的心田 。看着节目中一位又一位登台的选手,他们中既有稚气未脱的纯真孩童,也有风度翩翩的儒雅人士,温婉多情的柔弱女子,亦有精神矍铄的鹤发老人……其中他们答题的风度也是不尽相同,有的沉稳把握,有急躁不安,有的惋惜叹气,有的激动欢呼……尽管结局不尽相同,但是从那一张张面庞上洋溢着对诗词歌赋的欣赏之意中,屏幕这边的我也不知不觉便被他们的热情感染 。这套丛书的上部,介绍了几篇《诗经》中的经典之作,来自一些参赛选手的叙述以及节目组的细心挑选 。《诗经》就是我国诗词的经典代表之作 。首先《诗经》中很多诗很美 。很浪漫,语言美,画面美,意境也美 。我最喜欢《蒹葭》这首,水边,蒹葭,美丽的风景,又有爱情的主题,追求心中的爱人,婉转反复,值得反复吟咏 。并且《诗经》也使我相信了一件事:生活在自然环境里的人有一种灵性 。每一页都有着不同的选手,不同的佳作,也得到了不同的认知和理解 。书里的插图内涵悠远,诗词旁有着详细的注解,在细品之下,古色气息朦朦胧胧 。近似眼前而又触摸不到,朦胧憧憬,清远宁静的深情优雅之感,古色古香带着清隽而又烂漫的气息,心中迷漫而又隽永清灵 。于是愈发觉得我们国家的诗词非常之美了 。那如何才能守住这些传统的精神产物呢?这里突然想到曲黎敏女士对诗经解读中提到的一个观点: 中国自古就是诗教,诗教是美育,远比德育重要 。因为美育源于天性,一花一世界,一草一精神,小孩子看到花开就喜悦,这就是天性的同情 。而德育源于后天,道德教育是为了防止人的过度自私而设定的维系互利的社会契约 。我们之所以有道德约束,实际上是在告诉大家,因为我们是一个群居社会,人不可以滥用自己的自私 。就是说在群居社会里边,大家要想都过得好,就必须遵守规则 。关于诗教和美育,大家可能会进入一个误区,认为诗教就是背诗 。其实,诗教不是背诗,而是要培养诗意的心、诗意的眼 。可怜今人喜欢以“有用”“无用”区别事物,不知“有用”之物陷你于庸常,“无用”之诗则解脱你于庸常——有用之知识,是让你活着;无用之诗,是让你活得美 。不管是什么样的诗词,只要是有益于精神层面的,都是好诗 。有时读诗,心中油然而生的一种情感自己表达不出,那索性便不表达,反正不管怎样,读诗,赏诗,总归是自己一个人的事 。读诗人,读词人,读伟人,读哲人,读圣人,再读寻常人,再读世间百态,最后才能读得自己半分 。
- 夏至|2022夏至就是暑伏的第一天吗
- 查第格(插图珍藏版)读后感1000字
- 青奥会|第三届冬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奖牌榜,历届冬青奥会2020瑞士洛桑金牌排名
- 青奥会|第二届冬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奖牌榜,历届冬青奥会挪威利勒哈默尔金牌排名
- 青奥会|第一届冬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奖牌榜,历届冬青奥会奥地利因斯布鲁克金牌排名
- 这才是心理学(第11版)读后感100字
- 人到中年,读懂这四首诗词,你就活明白了
- 冬季残奥会|2018年第十二届平昌冬季残奥会奖牌榜,历届冬季残奥会金牌排名
- 冬季残奥会|2014年第十一届索契冬季残奥会奖牌榜,历届冬季残奥会金牌排名
- 冬季残奥会|2010年第十届温哥华冬季残奥会奖牌榜,历届冬季残奥会金牌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