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怎么写?( 十 )


四、走进原著,进一步感受作者的童心
最后我简单补充萧红的资料,《呼兰河传》这本书里写道:“呼兰河这座小城住着我的祖父,也埋着我的祖父”著名作家茅盾称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想让学生通过这些能对作者如此眷恋故土与怀念祖父的认识会更深刻与明白,祖父和祖父的园子是萧红心灵中唯一温暖的家园,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

《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怎么写?


课文《祖父的园子》节选自现代作家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第三章第一篇 。主要写了“我”幼时和祖父在园子里自由生活的情景,具体而又生动地表现了“我”的好奇、贪玩和幼稚 。字字、句句童心四溢,贴近小孩子的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
文中的语言非常有特色,平和、朴实、充满童趣,运用拟人、排比,使语言整齐而优美 。欣赏这样的文章,对于成人是勾起了那平常不太想的一大串童年趣事,而对于那些生活在城市中成长起来的小学生来说,就好像一次野外踏青一样,体验了别样的生活,与自然好好地对了一次话 。
教学名著,我的定位在通过课文的学习,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户,以此走近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感觉她和祖父的一段亲情,知道一篇名著《呼兰河传》,了解先辈的一段生活历史,初步感觉萧红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著名作家矛盾对《呼兰河传》的赞誉──“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
课文的核心情感是自由 。教学时,我紧扣这情感线索,展开教学 。
一、课题切入,走进园子,绽放心灵的自由
题目中最核心的词语是“园子” 。是园子给了萧红自由欢乐、幸福的童年,是园子承载了祖父和萧红纯真、亲密而浓厚的亲情之美 。作者萧红在二十九岁回忆故乡的园子时,仍备感亲切与温暖,那园子是她一生难以忘怀的最温馨的家 。教学中我紧扣“园子”展开教学 。课始,以“园子留给你怎样的印象”为引子导入课堂教学,一下子把学生带进了萧红童年时代的那个动人的生活环境 。学习第二自然段,重在体会园子的特点:大、样样都有,同时感觉作者对童年生活环境的怀念和喜爱之情 。学习倒数第二自然段,重在感觉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感觉园子的活泼和灵气 。通过学习,学生进入情境,趣味盎然 。第二次学习倒数第二自然段,是在学习了祖孙俩在园中发生的趣事后,在学生完成了填空“这园子是。” 后,情绪达到高潮,仿佛身临其境一般;再次读这一段,感觉另一番情致,是境由心生;他们会与作者共鸣,仿佛自己就成了园中的一朵花、一只虫、一只蝴蝶,情不自禁为萧红和祖父的这份纯真亲情而感动 。如果说第一次学,是打开书本,自由的心灵绽放,那么,第二次学,则是合上书,心灵在自由中绽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