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怎么写?( 六 )


通过对孩子错因的分析与相应的指导、练习,孩子们对乘法的运算律理解掌握也越来越好,作业的错误明显减少 。看来,只要我们善于分析、引导,只要我们对孩子有耐心、有信心,孩子们就一定能够学会、学好!

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怎么写?


怎样才能化解乘法分配律的教学难点,我想,最终还得在情境中体验从乘法的意义上去理解 。
于是,我在教学时创设了许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多次的感悟和体验,学生从意义上有了较好地理解,比如:6×12+4×12,可以让学生理解成6个12加4个12共10个12,所以可以这样得出:6×12+4×12=(6+4)×12 。
从意义上的理解使学生最终摆脱了因强记模式而不会解的题,如:99×99+99,学生可以轻松地说出99个99加上1个99,一共100个99,99×99+99=100×99=9900 。

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怎么写?


1、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既要注重它的外形结构特点,也要同时注重其内涵
教学中通过解决“济青高速公路全长多少千米”这一问题,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得到了(110+90)x2=110x2+90x2”这一结果,教学中只注重了等式的外形特点,即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两个积的和 。缺乏从乘法意义角度的理解 。这时教师可提问“为什么两个算式是相等的?”这里不仅要从解题思路的角度理解两个算式是相等的,还要从乘法意义的角度理解,即左边表示200个2,右边也表示200个2 。所以(110+90)x2=110x2+90x2 。
2、注意区分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多进行对比练习
乘法结合律的特征是几个数连乘,而乘法分配律特征是两数的和乘一个数或两个积的和 。在练习中(40+4)×25与(40×4)×25这种题学生特别容易出现错误 。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可以多进行一些对比练习 。如:进行题组对比15×(8×4)和15×(8+4);25×125×25×8和25×125+25×8;练习中可以提问:每组算是个有什么特征和区别?符合什么运算定律的特征?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吗?为什么要这样算?
3、让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经历解题策略多样性的过程,优化算法,加深学生对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如:计算125×88;101×89你能用几种方法?125×88①竖式计算;②125×8×11;③125×(80+8)等 。101×89①竖式计算;②(100+1)×89;③101×(80+9)等 。对不同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什么时候用乘法结合律简便,什么时候用乘法分配律简便?明确利用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乘法结合律适用于连乘的算式,而乘法分配律一般针对有两种运算的算式 。力争达到“用简便算法进行计算”成为学生的一种自主行为,并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选择适当的算法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