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怎么写?( 八 )


二、提取公因数法 。如:25*40+25*60=25*(40+60)解题关键:找准两个乘法式子中公有的因数,提取出公因数后,剩下的另一个数字该相加还是该相减,看符号就能确定了 。
三、拆分法 。如:102*45=(100+2)*45=100*45+2*45这类题的关键在于观察那个数字最接近整百数,将它拆分成整百数加一个数或者整百数减去一个数,再应用乘法的分配率进行简算 。有了归类,学生再见到题目就能依据数字或运算符号的特征熟练进行乘法分配律的简算了 。

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怎么写?


乘法的分配律学生在本册书中是接触过的 。譬如第42页的应用题第7题,其中就渗透了乘法的分配律 。在数学一课一练上也有过这种类似的形式 。以前在讲的时候是从乘法的意义上来帮助学生理解 。
一、抓住重点 。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
教材按照得出两道算式,把两道算式写成等式,分析两道算式之间的联系,写出类似的几组算式 。发现规律,用语言或其他方式交流规律,给出用字母式子表示的运算律 。这样的安排,便于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比较和根据的过程 。能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对简洁分配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 。教学用书上写道:教学的重点和关键应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规律,用语言或其他方式与同伴交流规律 。
在教学时,我是按照如上的步骤进行教学的 。可是在我引导学生把算式写成等式的时候让学生观察左右两边算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之后,学生就根本不知道从何下手 。在他们的印象中,联系就是根据乘法的意义来进行联系 。根本没有从数字上面去进行分析 。可以说,局限在原先的思维中,而没有跳出来看 。而让学生写出几组算式后,观察分析几组等式左右两边的区别之后,学生也还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这一规律 。场面一时之间很冷,后来我只好直接让学生用字母来表示,变化为这样的形式之后,有很多的学生都能够写出来 。
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时间我给了,小组也交流了,在小组交流时我已经发现我们班上的学生根本无法发现其中的规律,所以也根本无法用语言来进行表达 。难道是坡度给得不够吗?还是平时的教学中出现了问题 。这些都要一一地去分析 。
总之,这个关键今天并没有完成好 。
二、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尊重他们的主观感受 。
在引导学生把两道算式拼成一道等式之后,我让学生交流,结果学生给出了两种(65+45)×5=65×5+45×5.和65×5+45×5=(65+45)×5 。我把这两种方式都板书上黑板上 。教材上要求的是第一种,即把(65+45)×5写在等式的左边,是为了方便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的理解 。我认为,从乘法的意义这个角度上来说,意义的理解我们班级可以做到 。既然是从意义出发,那么两种方式其实都是可以的 。所以在用字母来表达时,我们班的同学也有了两种的表达方式:即(A+B)×C=A×C+B×C和A×C+B=(A+B)×C 。我都板书在黑板上,只是在规范的那一道上面画了个星,告诉学生,乘法分配律的表示一般性采用的是这一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