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的教学设计怎么写?(11)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作者这种甜蜜的凄凉 。
一个“糊”字,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无尽思念,对祖国无尽的怀念 。
时光变迁,诱惑无限 板书不变的爱意
寻梦成功了吗,这是作者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难过、伤心)读出伤心难过
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 。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
作者在梦里寻母
所以作者只能“怅望灰天”
让我们看看作者在《寻梦》中是如何写的 。(出示原文)
整整八十年啊,八十年过去了,季老先生一直在寻找自己生母的清晰的面影 。最后得到的却依然是——我们一起来读 。
梦寐以求,却求而不得,多么让人心酸,多么让人心碎 。
一个是生身母亲,一个是祖国母亲,两位母亲在作者的心目中是如此伟大,地位是如此重要 。因为──
齐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和第1自然段 。
生:齐读 。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开头和结尾运用了什么写法?
生:(抢答)首尾呼应 。
师:运用首尾呼应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对两位母亲真挚的情感,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 。我们要学习本课的写法,在习作中掌握运用此方法 。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师:在1984年的春节联欢会上,香港歌星张明敏唱了一首歌,震撼了所有中国人的心,你知道那首歌的名字吗?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唱唱这首《我的中国心》吧!(播放歌曲)
生:唱歌 。
师:唱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我感受到了歌唱者的一颗滚烫的爱国心!
生:作为一个中国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一颗中国心,永远热爱我们的祖国!
老师相信,每个身在异国他乡的人都有一颗赤子之心,作为一个中国人,无论身在何处,都不要忘了“我的中国心”
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采用“中心切入法”直接进入季羡林的内心世界 。本想使学生的情绪马上进入一种沉痛忧伤的氛围当中 。可随着课堂的深入,学生的情绪却离文章表达的内容的氛围越来越远 。我想这是因为自已带着忧伤、深沉的语气不到位去引导学生朗读去解析文章,所以不能使学生受到感染和薰陶 。
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我让学生紧密联系本组课文训练重点——抓关键词句,表情达意 。这一点做的还是比较到位的,课堂上,学生能围绕一些重点词句来理解失母之“恨”、思母之情、梦中寻母 。
课后习题
作业:课外拓展
赏读季老的其它作品中怀念“母亲”的有关语句:
“在梦里向我走来的就是这面影,我只记得,这面影才出现的时候,四周灰蒙蒙的,母亲仿佛从云堆里走下来 。脸上的表情有点同平常不一样,像笑,又像哭 。但终于向我走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