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经验教学总结如何写?( 七 )


如果教师要走近学生,那么教师就要放下架子,成为学生平等的合作者 。合作意味着参与,意味着一种师生之间的共同体验,从而可以使学生生成新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 。没有合作的教学是难以实施新课程的,或者说是无法体现新课程理念的 。这就要求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去 。与学生一起交流,与学生一起活动,与学生一起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气氛 。比如在一节三年级上册的《毫米、分米的认识》上,为了让学生观察1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我与学生一起去观察,发现1厘米长度中有许多个小格,并告诉学生1小格就是1毫米,再通过数数,发现1厘米里面有10个小格,从而得出1厘米=10毫米这个结论 。这样,从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一起解决问题的过程,由于我的参与,学生当然就心领神会了,使学生学起来有平等感,有合作的成就感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
实践证明,只有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状态 。有了这一前提,就为“促进学生充分发展”提供了保障 。
二、开放思维空间,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有了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作保障,那么开放思维空间,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便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 。
首先,有了足够的思维空间,学生就会积极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
在一节三年级《长方形的周长》一课上,我让学生探究如何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内容计算周长时,有的学生把每一条边测量好了再加起来;有的用绳把这个长方形围一圈,然后展开,再测量有多长;还有的测量好长和宽后,分别乘2再加起来,等等 。学生想象奇特,各有其独特的见解 。不管结果怎样,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我的教学目的达到了 。这时,教师要放下“尊严”,做一个谦虚的倾听者,虚心地融入学生中间 。通过学生有意义的活动和叙说,教师能够认真倾听学生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不仅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很多新知,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还让学生感到有被尊重的平等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
其次,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提倡多元思维 。
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中,从不同角度思考,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的 。例如:在教学口算除法时,提出60÷3如何口算,学生有许多想法 。有的凭经验和直觉认为,先算6÷3=2然后再添上一个0得20;有的凭旧知识认为可以算除法想乘法,因为20×3=60所以60÷3=20;有的从数的组成上来想,即6个10除以3得2个10,就是20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思路开阔了 。再如,教学长方体面的特征,验证相对的面完全相同,学生有的用量的方法,有的用画下一个面与另一个面重合的方法,有的用揭下一个面与另一个面相比较的方法,有的则凭视觉观察等等 。多样交流的策略经历,无疑是“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