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运行时间教学反思怎么写?

教学犹如旅行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反思
浚县卫溪街道办事处西街小学 毛明霞
此次讲课,使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学工作如同一次旅行,相同的地方相同的风景,换个时间换个地点再去看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感觉,也会有不同的收获 。
《卫星运行时间》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的内容 。本课通过“有关人造卫星的知识”引入一些有关人造卫星运行的数据,让学生学会能对较大的数进行估计,并在具体活动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 。这节课可以说是单纯的计算课 。我总结计算课这一课型的学法是:1.让学生自主探索算法;2.介绍多种算法,体现算法多样化;3.整理优化算法,体现竖式算法的优越性;4.练习巩固竖式的算法 。同时,我还总结出了计算课应该注意讲清算理,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 。
但这节课上完,并不觉得满意 。虽然每个步骤都涉及到了,但是在细节方面不够深入细致 。
例如:在对估算的处理上,我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去估算,说说自己的估算结果,并没有强调估算与精确计算的联系,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掌握估算的策略和方法,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新的数学教学理念倡导在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更多地去体验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而估算教学则是实现上述目标非常重要的途径 。首先,通过对数与量的估算可使学生亲身体验所学的数与量的大小与多少,以增强符号感和亲和感 。其次,通过估算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建立用数学的意识,提高用数学的能力 。估算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无论从小学数学教学的教育目标的有效落实角度来看,还是从学生掌握知识、增长本领等长远成长、发展的角度来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此,必须引起我们每个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并结合实际认真扎实地搞好估算教学 。
我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习惯 。估算教学之所以不被学生所重视,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缺乏估算的意识,二是教学中没有形成估算的环境 。对此,我在教学中要努力营造这种经常想到估算、经常去用估算的氛围和环境 。在完成一道数学作业题时,不管题目是否要求估算,在具体计算之前,都可以进行估算,以确定计算结果的大体范围,或当计算完后再进行估算,以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在用计算器计算出结果后,再用估算以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如仅去判别个位数) 。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时,无论问题难易,在做出准确判断之前都应先去估算,要判断别人某种行为是否可行,也应从量的角度作出估算等 。这样,经过一定的有效训练之后,同学们就会自然形成估算的意识,养成估算的习惯 。在这一过程中,也自然而然推动了将数学回归于生活实践,回归于解决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进一步提高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