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方法 古诗词的教学方法有几种

(一)以读促悟
以读促悟指的是以读图为主读诗为辅,读生活贯穿于读图和读诗之中 。经过实践,本人发现诗歌从读图入手,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把握全诗的内容,更好的领会诗歌的精髓;再以读诗为辅,在读图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体会用自己的节奏读出诗歌的韵律,在读诗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用普通话,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运用家乡话,只要他们能够很好的把握诗歌中的韵味即可 。而这些都是要建立在他们对生活的感悟上,所以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先好好地备一下学生,在必要的时刻还要好好的体验一下农村生活,这样能够在授课的时候才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 。
(二)以演入境
传统教学中的“演”就是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表演再现诗歌里所写的全部内容,这样的表演注重的是学生的模仿表演能力,学生表演得像就行了,但我们知道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是带着自己的个人体验的,因而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的“演”应是指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领会进行表演,从而表现出自己所理解的诗歌所要表达的情境,表演的时候学生可以就其中的某一方面进行表演,不一定要全部表演,这样能够让学生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 。比如学生觉得诗歌中最主要的是主人公的心情,那么学生可以加入现代的元素进行表演,不一定要回归古代,回归诗人当时的生活情境,这对于小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个高难度的挑战 。既然生活在现代,我们为什么不让学生用现代的元素把诗歌的精华给表现出来呢?这样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以找促思
“以找促思”其实就是要让学生举一反三,通过引导学生找相同主题的诗歌进行比较学习,促进他们深入思考,更好的把握诗歌主旨 。这里的“找”不仅是指教师找还指学生的找 。
(四)以评促升华
以评促升华主要是在学习古诗词时让学生对别人的观点进行评价,在观点的碰撞中加深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对他人的观点、看法进行评价,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是一种心灵的诉说,而这正好是农村学生的最大弱点,因为他们不会评也不敢评,而这种评也是乡村教师经常忽视的 。
(五)以写促悟
所谓“以写促悟”是指教师在授完整首诗歌的时候,给一定的时间或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以散文或者以现代诗的方式写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感悟,从而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而且能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实践证明,这样的写作可以使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诗歌主旨,更深入地感悟到古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写作能力也大有裨益 。
如何教学古诗词我们现在学习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
是相对古体诗而言的
有严格的格式和韵律
在新韵中
平:发声一声 二声的字 如:吃 池
仄:发声三声 四声的字 如:尺 赤
古韵(依平水韵)
平:上平 下平
如:上平:东同童僮 下平:先前千阡
仄: 上声 去声 入声
如:上声:董懂动孔 去声:送梦凤洞 入声:屋木竹目
中字 平仄皆可 不论
格律诗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8句要求对仗 绝句4句相对宽松)
又分为5言和7言
无论是哪一种都分为四种形式
平起入韵式
平起不入韵式
仄起入韵式
仄起不入韵式
注:平起就是 平平开头 仄起仄仄开头 入韵就是指押韵
所有的格律诗全部要求押韵
其中首句可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其余奇数句不押韵
偶数句必须押韵
押平韵 即尾字是平声字
在格律诗中
有这样一个基本格律
它包含了格律诗的四种形式
仄仄平平仄,仄起不入韵
平平仄仄平 。平起入韵
平平平仄仄,平起不入韵
仄仄仄平平 。仄起入韵
这个格律的每一句就是可以分别作为格律诗的首句
格律诗有两个基本原则
可以根据这两个原则 推导出格律
1.逢双必反
格律诗的格律形式实质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如此交替循环的规律
5言和7言只是截取了前面的5字或者7字
其中对于特俗形式
平平平仄仄
表面上看是连续了三个平
实质上
平平平仄仄
应该是
平平()仄仄(平)
因为尾字不押韵所以只能把后面的平
反到中间
变化成 平平(平)仄仄....
同理
仄仄仄平平
实质应该是
仄仄()平平(仄)
因为尾字要押韵
所以把反的仄字放到中间
变化成 仄仄仄平平

【古诗词教学方法 古诗词的教学方法有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