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牛比赛》说课稿写法怎么样?( 四 )


二、重心下移不够
课堂上,老师不能只关心少数“尖子”学生,教育只为处于金字塔顶端的人服务,而是应致力于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健康发展,为“具体个人”确立 。当一个问题下去,很多学生不明白怎么办,老师要有预设,要及时提供帮助,如“体会骑手技艺的高超”要发挥文中的插图的作用 。如创设情境,“面对骑手,此刻你想说什么?”学生说的语言比较简单,如“拍照,画画,签名,亲一下”等,其实,第二个学生回答得很好,他说:“你骑在狂性大发的牛背上,一点儿也不害怕,你真勇敢 。我想请你签名” 。这时,老师若能抓住这一生成资源,及时评价“你不光说出了想做的,而且还把心里话说了出来,真是好样的 。”这样老师的评价,就给后发言的学生明确了方向,对内化文体的语言,揭示文章的中心也有很大的帮助 。
教学永远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正因为有这些缺憾的存在,我们的教学才有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古人云:“天在山边,走近山边,天又远;月浮水面,月还深 。”我们的教学就如这天边的远山,水里的浮月一样,永远没有明确的答案,永远没有永恒的标准 。只有我们在语文教坛上不墨守陈规,不照搬照抄,而是独特钻研,另辟蹊径,富有自己的特色,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透现出永恒的生命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