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的方法 古代诗词赏析方法及步骤有那些( 六 )


第三,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 。在大量边塞征战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是很不相同的,有的豪放旷达,如前述的“醉卧 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的雄奇壮美,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的豪壮悲慨,如杜甫的“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有的委婉清丽,如李白的“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细体会,才有可能准确领会到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以及不同诗人的不同艺术素养、不同生活遭际,反映在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不同艺术风格 。
边塞诗的主要特点:
(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 统治者 ( 穷兵黩武)将士 (生活艰苦)
(2)情感:对家乡思乡念亲;对友人惜别感伤;报国豪情;壮别感奋
(3)风格——雄壮豪迈 。
(4)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 。
(5)常用词语: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夜郎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
常用评析词语:
雄奇 奇寒 辽阔壮阔 广阔豪迈 报国之志 杀敌豪情 英雄气概昂扬精神厌战情绪深切同情
四、古今多少兴亡事——咏史怀古诗鉴赏
我国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江山胜迹,人物风流 。尽管历史如大浪淘沙,但无数前人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留下多少辉煌业绩,令人钦佩仰慕;留下多少经验教训,让人唏嘘感慨 。于是以历史故事、古人事迹为题材的怀古咏史之作在魏晋甚至更早一些时候便已产生,到了唐代蔚然成风,甚至出现了像刘禹锡、杜牧等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 。怀古咏史诗有的对历史的理性思考,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杜诗“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对项羽自刎的惋惜;王诗“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则是意识到了项羽失败的历史必然 。有的把史事与现实结合起来,或借史抒怀,或借古讽今 。如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借周瑜的少年得志,感慨自己的怀才不遇;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用了六个典故,抒写自己理想落空,抗金复国无望的苦闷,讽刺南宋当局的用人不当,不思复国 。有的就史论事,如杜甫的《蜀相》 。
(一)弄清史实
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些历史知识 。在阅读一首诗时,一定要读好注解,这也是读懂材料的一把钥匙 。
〔二〕要体会意图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被贬黄州,到过当地一处叫赤鼻矶的地方——传闻就是当年三国时的古战场赤壁——凭吊,这赤鼻矶也可以说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诗人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的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 。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报国无门,是诗人引发诗情的现实原因 。
(三)领悟感情
诗人怀古咏古,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
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诗人自己不置身其中 。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诗 。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弟子多俊才,卷土重来未可知 。”然而王安石却感到项羽的失败历史的必然:“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二种情况是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搏击社会现实 。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古》 。第三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故意借题发挥,如李商隐的《贾生》借古讽今: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
(四)、分析写法
在构思上,怀古咏史诗可以说百花齐放,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议论引发的,如清人刘献庭的《王昭君》,对汉元帝的统治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 。在章法上,或作正对比,或侧面烘托等 。
五、把酒话桑麻——山水田园诗的鉴赏
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
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
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归(退)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
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白描
3.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