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诗词 今日已不是往日的诗词( 六 )


于是又赋“梦游沈园”诗:
其一: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
此后沈园数度易主,人事风景全部改变了昔日风貌,已是“粉壁醉颗尘漠漠”,唯有“断云幽梦事茫茫” 。陆游八十五岁那年春日的一天,忽然感觉到身心爽适、轻快无比 。原准备上山采药,因为体力不允许就折往沈园,此时沈园又经过了一番整理,景物大致恢复旧观,陆游满怀深情地写下了最后一首沈园情诗: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
( 此后不久,陆游就溘然长逝了 。)
长歌当哭,情何以堪!爱已成往事,情永存心怀 。
陆游年轻的诗人急疾书毕,一掷柔毫,早已肝肠寸断,泣不成声 。
唐琬,这个才华卓绝、柔情似水的女诗人,一双秀美哀伤的眼睛深情地凝视着感伤不已的陆游,一字一句地吟咏着她那血泪交加的词作 。触景而生情,如杜鹃啼血,凄艳异常 。
那仰天长叹的不是才华横溢的陆游吗?满面尘霜,须发皆白 。他已是形容枯槁,痛不欲生 。
那面壁吟咏的不是秀美柔雅的唐琬么?碧色绣襦,长裙曳地 。她亦是神情凄凉,泪流满面 。
封建礼教,如同一把寒光凛冽的刀剑,就这样又无情地封杀了一对青梅竹马、心心相印的爱侣 。
时过八百五十多年,聆听此曲,感受犹如身临其境 。品味着陆游与唐琬超群绝伦、千古遗恨的爱情故事,怎不让人情动于衷?怎不让人潸然泪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陆游与唐婉——委惋凄绝的爱情诗章》
一、
二十五、六年前,偶尔读到放翁的名篇《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
错,错,错 。
春依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 。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
莫,莫,莫 。
继而,又读到唐婉以泪相和的答词: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
难,难,难 。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长似秋千索 。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 。
瞒,瞒,瞒 。
初读这两首词,仅只是感慨于陆游孤绝细腻的文笔和那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述 。
然而放翁一代词雄,后人评论他“一扫宋词纤艳之风”,居然也写出了如此缠绵绯侧之作,未免有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之惑 。由于当时年轻,对许多事情尚不知个中究里,就没再往心里去 。
十几年后,渐渐地多读了一些文字,渐渐地品味和阅历了生活中许多的人情世故,对于放翁与唐婉间那段委惋凄绝的爱情故事也渐渐有所了解 。这才越来越读出了蕴藏于这两首《钗头凤》深处的、那滴着泪水甚至热血的深深的感动...
二、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出生的第二年,汴梁(今河南开封、北宋都城)为金兵攻陷,北宋灭 。于兵荒马乱中渡过童年 。
陆父宰,是力主抗金的爱国士大夫,与主战派人物交往密切 。父亲的爱国言行给少年陆游以极为深刻的影响 。
北宋王朝覆忘的惨剧、中原的沦丧、苦难的经历和父亲的薰陶,使陆游从小培育了忧民爱国的思想 。二十岁,便立志“上马杀狂胡、下马草军书”
陆游一生坚持抗金复国的立场,信念始终不渝 。因而多次受到主和派的排挤和打击 。
二十九岁科考,列进士第一;因主张抗金,于次年复试时被除名 。三十四岁才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 。
孝宗即位初,倾向主战,启用了老将张浚,并召见陆游 。称他“力学有闻、言论剀切”,赐进士出身,任镇江府通判 。
然张浚一战失利,孝宗即动摇求和 。罢免张;并加陆游“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罪,免职还乡 。
四十八岁,时任四川宣抚使的主战派将领王炎邀陆游入川,幕府襄赞军务 。陆游精神振奋、身着戎装,驰骋于陕南南郑前线,考察地形、了解敌情,接触战士和民众、谋划收复中原方略 。
但孝宗又忽将王炎调回临安(南宋都城,在今杭州西),陆游也改授成都安抚使参议官 。光复河山的愿望再度落空 。
火热的军务幕僚生活虽只有短短的一年,却对陆游爱国诗歌的创作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
在四川任职期间,由于爱国志向屡屡落空,陆游心情愤郁,经常借酒浇愁,被人讥为“恃酒颓放” 。他干脆自号“放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