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词的感受 读诗的感受( 二 )


以上是我读诗的一些切身体会 。总之 , “诗言志” , 读诗要读出诗人之志 , 还要把诗人之“志”与其“辞”水乳交融起来 , 感受其中的神奇意境 。假若我们掌握了它们 , 终有一天也会成为诗人!〔评语〕
一评:文章写了自己又走近诗到走进诗的过程 , 将诗的精妙浓缩在对一首首诗的分析、比较与鉴赏之中 , 在这之中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和对诗趣本身的理解 。文章语句优美 , 读来爽心顺畅 。
二评:洋洋洒洒的文字中足以见作者对诗的认识之深 , 发自内心的畅谈也给读者一种感染 , 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 。
三评:文章语言优美、流畅 , 充分写了自己对诗对诗趣的理解 , 较深刻 , 好 。
四评:本文写的不紧不慢 , 娓娓道来 , 如同微风细雨大量引用诗句 , 通过诗句分析 , 表达自己的观点 , 文章显得有深度 , 有厚度 。但扬扬洒洒成文千字 , 形式上略显松散 。另外结尾一句感觉欠佳 , 作者文章数处观点与我不谋而合 , 却更显细腻 , 最后 , 作者应加强书写 。
(作者为宝鸡中学2003届7班学生 , 评语为本班同学所作)
读了古诗《风》你有什么感受??风是神奇的 , 也是千变万化的;风是柔弱的 , 也是强悍的;风既是人类的朋友 , 却也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灾难;风让人喜爱 , 也让人害怕 。李峤的《风》这首诗中,诗句"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使人感受到风很大 。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 , 能开二月花 。
过江千尺浪 , 入竹万竿斜 。
这首诗能让人看到风的力量.
诗意:风 , 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 , 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 , 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 , 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小风 , “千尺浪”“万竿斜”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刮大风时动人心魄的场面 。风是神奇的 , 也是千变万化的;风是柔弱的 , 也是强悍的;风既是人类的朋友 , 却也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灾难;风让人喜爱 , 也让人害怕 。
学习古诗的感受或感想古诗文的培训让我们受到了这种传统文化的熏陶 , 让我们这群新时代的学生浸润在浓浓的民族精神之中 。我们从优秀古典诗文中摄取着精神的玉露甘泉 , 滋润心灵 , 培养起对真、善、美的热爱 , 领悟人生的真谛 。还能拓展我们的知识面 , 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 , 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 , 陶冶我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 。比如从屈原的《天问》中 , 我们能体验上下求索与质疑的精神;从“前不见古人 , 后不见来者”、“西出阳关无故人”中品尝永恒的孤独感;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领略大丈夫的万丈豪情;从“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去接近人类的奉献精神;从“悠然见南山”“海上明月共潮生”感受人对自然的憧憬与和谐 。可以说 , 诗歌是人类某种宝贵的情绪、情感在瞬间的灵光闪现 。人们读诗 , 正是通过对瞬间的把握 , 以补充自己情感经验的不足 , 或引起心灵的共鸣 , 从而体验到某种人生情绪的极致 。
诗 , 是随感而发的 ,  唐前的诗人就是这样 , 比如说陶渊明 。且那古典诗经 , 虽然说也有祭祀时故意歌颂的诗 , 但是总体还是古代劳动人民因生活感受而写的居多 。诗是激情的流露 , 太功利的人不会有诗歌 。诗是童心的专利 , 对世对事对人没有好奇心 , 没有强烈的关怀 , 没有一片赤诚 , 就不会有真正的诗歌 。所以写诗 , 都是为了唤起一种美好的情感 , 600字啊?!O__O"…
读白居易的诗词对白居易的感受白居易(772年—846年) , 唐代诗人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祖籍山西太原 , 晚年曾官至太子少傅 。到了其曾祖父时 , 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 。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城 , 葬于香山 。与李白、杜甫并称“李杜白” 。现实派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 , 形式多样 , 语言平易通俗 , 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 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