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关雎 关雎古诗( 二 )


关雎古诗意思关雎古诗意思: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 。(表现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即从深切的思慕到实现结婚的愿望 。)
原文:
《关雎》先秦:佚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 。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
诗词关雎 关雎古诗

扩展资料:
诗文解析: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 。古人把它冠于三百零五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 。《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 。”又《汉书·匡衡传》记载匡衡疏云:“匹配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 。
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 。孔子论《诗》,一般都是以《关雎》为始 。……此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 。”他们的着眼点是迂腐的,但对诗的本义的概括却基本正确 。问题在于它所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婚姻 。
这关系到我们对《风》的理解 。朱熹《诗集传》“序”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 。”又郑樵《通志·乐略·正声序论》说:“《诗》在于声,不在于义,犹今都邑有新声,巷陌竞歌之,岂为其辞义之美哉?直为其声新耳 。”
朱熹是从诗义方面论述的,郑樵则从声调方面进行解释 。我们把二者结合起来,可以认为《风》是一种用地方声调歌唱的表达男女爱情的歌谣 。尽管朱熹对《关雎》主题的解释并不如此,但从《关雎》的具体表现看,它确是男女言情之作,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爱情的追求 。
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此后,人们评《关雎》,皆“折中于夫子”(《史记·孔子世家》)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国风·周南·关雎
古诗词《关雎》

【诗词关雎 关雎古诗】

关雎 原文 注释 译文 赏析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男欢女爱的千古绝唱
【原文】
关关雎鸠①,在河之洲② 。
窈窕淑女③,君子好逑④ 。
参差荇菜⑤,左右流之⑥ 。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⑦ 。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⑧ 。
悠哉悠哉⑨,辗转反侧⑩ 。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⑾ 。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⑿ 。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
【注释】
①关关:水鸟鸣叫的声音 。雎(ju)鸠:一种水鸟 。②洲:水中的陆地 。③窈窕(yao tiao):内心,外貌美好的样子 。淑:好,善 。④君子:这里指女子对男子的尊称 。逑(qiu):配偶 。⑤参差(cen ci):长短不齐的样子 。荇(xing)菜:一种多年生的水草,叶子可以食用 。⑥流:用作“求”,意思是求取,择取 。⑦寤(wu):睡醒 。寐(mei):睡着 。⑧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服:思念 。⑨悠:忧思的样子 。⑩辗转:转动 。反侧:翻来覆去 。琴瑟:琴和瑟都是古时的弦乐器 。友:友好交往,亲近 。⑿毛:拔取 。
【译文】
关关鸣叫的水鸟,
栖居在河中沙洲 。
善良美丽的姑娘,
好男儿的好配偶 。
长短不齐的荇菜,
姑娘左右去摘采 。
善良美丽的姑娘,
醒来做梦都想她 。
思念追求不可得,
醒来做梦长相思 。
悠悠思念情意切,
翻来覆去难入眠 。
长短不齐的荇菜,
姑娘左右去摘采 。
善良美丽的姑娘,
弹琴鼓瑟亲近她 。
长短不齐的荇菜,
姑娘左右去摘取 。
善良美丽的姑娘,
敲钟击鼓取悦她 。
【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