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与不救观后感怎么写?( 二 )


而你知道,绝望的气质与狂欢,从来都有点相像 。
其实这是一部地道的文艺片 。
《救赎》讲,妹妹布莱尼年方十三,已写出第一个剧本,日常以文学家自居,连步态都透着一股文艺女青年的自命不凡 。姐姐塞西莉亚与管家之子罗比互相萌生爱意,终于在藏书室中暗通款曲,不料被布莱尼撞破 。而就在当晚,寄居此地的表姐罗拉被强奸,于是布莱尼毫不犹豫地指认了罗比,令他蒙冤入狱 。
之后不久,二战就爆发了 。
大概所有的战争都具备类似的效果,即导致更多仓促的婚姻,仓促的死亡,还有仓促的成长 。同样地,战争使布莱尼变成了一个成年人 。她失去了锋芒,失去了十三岁那个炎夏,面孔上那种决然、傲慢、咄咄逼人、但同时又在渴望着什么的表情 。大概是出于对那次伪证的悔悟,布莱尼放弃了进入剑桥的机会,转而做了军队的护士——想做点真正有用的事 。但是,要等到一个少女明白在她的幻想世界之外其实另有天地,实在太迟了,至少,对于塞西莉亚和罗比的爱情来说,太迟了 。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令我动容的是那一幕——
清晨,法国西部曙色初动的灰蓝色原野,罗比将信件贴身揣好,低下头按一按自己腹部的伤口,它没有出血,也没有愈合 。他皱着眉头,叹气,吸一口烟,望了望远方 。配合那不知所起的薄弱的口琴声,鸟鸣,还有野地里浮动的淡蓝晨雾,真像一首诗 。正是在这里,我知道了,罗比永远也回不去塞西莉亚的身边 。
一切都始于那个炎夏,躁动不安的午后 。他们曾经那么年轻,负担着夏日炽烈之光,还有自己内心复杂得不知怎么样表达才好的感情 。我想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最顶尖的侦探小说家都产于英国,像柯南道尔,像阿加莎?克里斯蒂,因为,英国人这样精致、隐忍而又暗流涌动的人性,其本身实在就太像是一个案件了 。
《救赎》在第八十届奥斯卡上鲜有斩获,只到手一个最佳配乐奖 。然而大可不必墙倒众人推,即使它不敌《老无所依》的沉郁,或是《血色将至》的酷烈,至少我们得承认它的诗意 。
可以说,正是这种诗意造成了障碍——片中不断的闪回,迭章复沓的叙事方式,主观视角与全能视角的陡然切换与穿插,实在很容易激怒观众 。
但是老实说,这个交织了误会、嫉妒、回忆、痛悔、虚构和书写的故事,除此之外,还能如何陈述呢?
人之所见,皆是人所以为见 。从来就没有什么真相,只有曾被接受或不曾被接受的错觉 。所以,即
12010221101220037 政法学院
使布莱尼为此赔上她终生的书写和终生的快乐,也无法改变现实里,曾发生过的一切 。
法国,敦刻尔克,罗比茫然地游荡到一幅大银幕前,望着电影里男女主角的拥吻,他悲哀地掩住了自己的脸 。英国,巴勒姆,塞西莉亚正以吻封函,将情书投进红色的邮筒 。他死于败血症,她死于空袭 。而在这对情人急促并且戛然而止的生命里,从来也没有幸福的结局,只有哀艳的战火是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