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怎么写?( 十 )


四、以考试为载体 , 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
仅仅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是重要的一环 。我一般是通过考试、通过对试题的讲解 ,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校每月一次月考 , 要么是平顶山摸底考试 , 要么是七校联考 , 这大概有10次 。每周我有一到二套历史卷子给学生评讲 , 这大概有40次 。到下半期文综卷子每周一次大概15次 , 这些加在一起学生大概做历史这一科卷子就有65次 。在每次考试或练习后 , 我都认真对卷子做评讲 , 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 , 详略得当 , 细细点评 。我不拘泥于答案的公布 , 而是重点总结问题 , 查找不足 , 培养能力 。针对选择题、材料题和问答题等题型 , 我给学生总结解题方法 , 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 并系统的总结相似类型试题的共同解决方法 , 从中找出规律 , 给学生以方法 , 使学生避免走弯路 , 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能力的提高 , 保证了学生能够应对任何一套试题 , 能够减少失误 , 以不变应万变 ,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历史成绩 。
五、勤于调查学情 , 及时调整复习策略
复习工作是一个既漫长又重要的工作 。在一年的复习工作中 , 教情和学情都在发生变化 , 如何使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 产生最好的效果 , 这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 。我在这几年的历史复习工作中 , 深切的感受到学生在“学”这一环节中的作用是务必突出的 。我认为适用的复习方式 , 但不一定得到全体学生的认可 , 也可能效果不好 , 收效甚微 。所以我在历史课的复习中 , 经常找优、中、差三类学生谈话 , 了解和掌握复习工作中的优点和缺点 , 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纠正 , 改变复习策略 , 这样最大限度的维护了学生的利益 , 也就受到了预期的复习效果 。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怎么写?


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制约于学生的思维水平 。从思维特征看 , 初一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 , 采用直观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 , 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 。教学的直观形式有实物直观、模型直观和语言直观等 。由于历史室的建设 ,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直观教学提供了更现代化的广阔天地 。
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 , 蔡伦燃起的理性之光至今光彩照人 , 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那么 , 纸是怎样造出来的呢?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教材提供了七幅图 。《考古发现的我国汉纸的出土地点》告诉我们 , 我国不少地区在汉朝就懂得造纸 。彩图《甘肃天水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证明了“我国人民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纸” 。彩图《居延出土的汉代简册》我们看到没有纸之前人们用竹木简作书写材料 。竹木简很笨重 , 《汉武帝时 , 文人东方所朔向皇帝上了一个奏本 , 竟用了3000片竹简 , 派了两个人才抬进宫去》 。书写材料还有帛 , 但很贵 , 不能大量使用 。随着文化的发展 , 需要有一种既便宜又方便的书写材料 , 这就推动人们发明了造纸术 。《蔡伦》是位改革家 , 在他之前 , 纸的质量比较差 , 产量也不高 , 蔡伦改进造纸术后 , 纸的质量和产量都提高了纸的使用日益普遍 。造纸的过程是复杂的. , 《汉代造纸图》以静态形式展现了造纸的过程 , 而教学录像“造纸术”片断 , 则以动态形式展现了造纸的过程:浸泡——蒸煮——碓料——打浆——抄纸——烘干 。《造纸术传到世界各地的时间》我们看到 , 造纸术从我国先后传播到世界各地 , 改变了世界书写材料的面貌 , 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 , 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 深刻地影响世界历史的进程 。从而认识造纸术的发明是了不起的科学大事 , 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