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认识》教学反思如何写?( 四 )


二、给学生发现的机会
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学生亲自把知识发现出来 。在本环节的教学中,老师并没有把圆柱的特征“教”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圆柱体实物,用他们自己的眼睛和双手去发现,去感悟圆柱的特征 。特别是在有一位学生发现了圆柱的两个底面大小相等后我并没有就此作罢,而是让全体学生想办法证明这个发现 。通过汇报我们不然看出,由于老师给了学生这个机会,其结果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学生从各自的视角出发,证明了圆柱的两个底面相等,展示了学生有个性的学习方式 。
三、生成需要互动
证明“圆柱的两个底面大小相等”这个环节,在备课时预想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证明方法:1、将圆柱形容器的盖子取下与底面相比较;2、用圆柱形实物的底面在纸上画一个圆,然后将另一底面和画好的圆作比较;3、用尺子量出两个底面的直径或半径作比较 。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有许许多多的意想不到,生3的说法就没有在我的预设之中 。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想法?如何把握生成?是对教师把握课堂水平的一次考验 。在这个过程中,令自己感到惋惜的是在生3回答之后,我竟然没有做出任何评价 。我用沉默这盆冷水,浇灭了该生创新的火花;我的无动于衷,击退了该生答题的热情 。这样一来,创设一个敢于质疑,乐于表达的课堂学习气氛的想法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在后来的评课中,教研组长陈老师评价说:“生3的回答,从反面论证了圆柱的底面积相等,应该得到鼓励和表扬 。”学困生这样一次精彩的回答,独辟溪径的思路,我却视而不见,至今我还后悔不已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当时没有听懂该生的意思,没有马上反应过来;另一方面,暴露出在我的思想深处,关注课堂的进程比关注学生多一些 。因为学生的回答在我的预设之外,便敷衍了事,心里更想听到的是预设中的答案 。后来这位学生的回答,我之所以满意,我想也是这种心理在作怪吧 。以学生为主体,具体落实到课堂上,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表现,重视教师评价对学生所起到的激励作用 。课堂因生成而精彩,而生成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互动,只有互动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生成,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

《圆柱的认识》教学反思如何写?


圆柱的认识教学反思
孤山子小学 王景芝
圆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立体图形 。在实际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很多,学生对圆柱都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所以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我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