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一池三山的古诗词 描写山的诗句古诗词( 六 )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南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注释】:1.短篷——小船 。篷是船帆 。船的代称 。2.杖藜——"藜杖"的倒文 。藜是一年生草木植物,茎杆直立,长老了可做拐杖 。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 。诗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是将藜杖人格化了,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默默无言地扶人前行,给人以亲切感,安全感,使这位老和尚 游兴大涨,欣欣然通过小桥,一路向东 。桥东和桥西,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对春游的诗人来说,向东向西,意境和情趣却颇不相同 。"东",有些时候便是"春"的同义词,譬如春神称作东君,东风专指春风 。诗人过桥东行,正好有东风迎面吹来,无论西行、北行、南行,都没有这样的诗意 。诗的后两句尤为精彩:"杏花雨",早春的雨"杨柳风",早春的风 。这样说比"细雨"、"和风"更有美感,更富於画意 。杨柳枝随风荡漾,给人以春风生自杨柳的印象称早春时的雨为"杏花雨",与称夏初的雨为"黄梅雨",道理正好相同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南宋初年,大诗人陆游已将杏花和春雨联系起来 。"沾衣欲湿",用衣裳似湿未湿来形容初春细雨似有若无,更见得体察之精微,描模之细腻 。试想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这是怎样不耐心惬意的春日远足啊!有人不免要想,老和尚这样兴致勃勃地走下去,游赏下去,到他想起应该归去的时候,怕要体力不支,连藜杖也扶他不动了吧?不必多虑 。诗的首句说:"古木阴中系短篷 。"短篷不就是小船吗? 老和尚原是乘小船沿溪水而来,那小船偏激在溪水边老树下,正待他解缆回寺呢 。
金谷园
杜牧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
【注解】:
1、香尘:石崇为教练家中舞妓步法,以沉香屑铺象牙床上,使她们践踏,无迹者赐
以珍珠 。
2、坠楼人:指石崇爱妾绿珠,曾为石崇坠楼而死 。
坠楼人,绿珠是石崇爱妾,孙秀想占有她,石崇怒而不给,孙秀便在赵王(司马伦)前陷害石崇,崇因此被捕 。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官(主子)前 。”乃投于楼下而死 。
【韵译】:
繁华往事,已随沉香烟尘飘荡无存;
流水无情,野草却年年以碧绿迎春 。
啼鸟悲鸣,傍晚随着东风声声传来;
落花纷纷,恰似那坠楼的绿珠美人 。
【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生情诗 。大概写诗人经过西晋富豪石崇的金谷园遗址而兴吊古情
思 。前句写金谷园昔日的繁华,今已不见;二句写人事虽非,风景不殊;三、四两句
即景生情,听到啼鸟声声似在哀怨;看到落花满地,想起当年坠楼自尽的石崇爱妾绿
珠 。句句写景,层层深入,景中有人,景中寓情 。写景意味隽永,抒情凄切哀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