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学总结怎么写?( 七 )


(2)广泛传播:重点掌握原因,分四点:五四运动的促进;先进知识分子的大力宣传(并把他们的宣传活动概括为几句话:写文章,组社团,译原著,纪念劳动节);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影响;中-共早期组织有计划的宣传(办刊物,办学校) 。
(3)传播特点:突出与工人运动的相结合以及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斗争 。
(4)影响: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为中国提供了新的救国方案,为中-共诞生奠定思想基础 。这样学生听课、记笔记、巩固复习都比较顺畅 。对教材的处理,我们的体会是一定要尽量把课本内容整合成清晰直白的结构,教师好讲,学生也好学 。
三、深入浅出,解析疑难
很多教师都反映新教材来不及讲,时间总是不够用 。确实,由于教材专题式的体例,跨度大,加上政治经济文化的割裂,使我们对这套教材普遍没有好感 。它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要求很高,但目前大部分学校的文科生源都不理想,高一又普遍不重视历史学习 。文科班上课,问题问下去没有反应,教师不得不放慢速度,尽可能把每个知识点都讲清讲透 。还有的教师则因为课标难以把握,教学就宁多勿缺 。所有这些都影响着教学进度 。解决的办法就是大胆取舍,不能面面俱到,每堂课的教学肯定要突出重点难点 。我们的做法是,只要求简单识记的知识课堂上就一带而过,记不住自己课后去记 。课堂教学时间主要用在解决重点难点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 。比如必修3第二单元第一课“发明和发现的国度”,讲的是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每个领域的成就除了一些容易产生误解的知识点解释一下外(比如浑仪学生常常和浑天仪混淆),基本上就是划书,没有什么好讲的 。我们的重点就放在解决两个问题上 。
(1)中国古代科技为什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2)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如此辉煌,为什么率先进入近代社会的却是欧洲?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何在?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析,提升了学习的高度,并且以后学习第七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中17世纪欧洲近代科学的诞生时,分析其诞生原因,还可以彼此对比呼应 。教材有些地方写的相当简单,但往往埋伏着学生不理解的问题 。比如第七单元第三课“蒸汽和电的革命”最后一个子目中写到“生产力的发展也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问学生这些话怎么理解,几乎都说不上来 。这些问题其实必修2里讲的很详细,但学生早就已经忘光了,教师在这里就必须花时间重复讲解强调 。

中学教学总结怎么写?


一、教学教研中心工作回顾
1、组织学习课标,转变思想更新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