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之一》教学反思如何写?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从整数到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降低孩子跨越难度,我利用创编故事的形式,利用孙悟空和猪八戒分水果的难题,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理解一人一半就是每人分得西瓜的二分之一 。我将重点放在认识二分之一上,让学生充分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义后,自己创编生活中的二分之一用在哪里,深入理解分数的含义 。最后练习设计也按照梯度原则,先易后难,先基础后综合 。从学生课上做题情况来看,基础练习做的很好 。
(二)利用动手实践,主动构建数学概念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构建,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理解概念本身有着积极的作用 。本课中由二分之一迁移到其他分数的学习时,设计折一折画一画的形式创造自己喜欢的分数 。过程中,收集学生所有的四分之一作品,提出问题:不同形状为什么都能表示四分之一?通过操作及讨论交流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含义,游戏中感悟概念的建构 。
针对本节课,整体效果较好,但在细节上把握不足 。主要有:
1、学生认识二分之一时,对平均分理解不够,说二分之一含义时学生不会强调平均分 。老师在这里引导不到位,应着重强调 。
2、教师的倾听不够 。对于学生的错误生成应该立即纠正和补充 。如,对于分数概念的强化,学生一直都没有说该分数是谁的几分之一 。这时教师应做规范示范和引导 。
3、个别练习题应该设置再巧妙些,一道题不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理解概念,而是逐步层层递进,让基础扎实的学生感受到思维的变化 。
4、教师的评价语言还需加强 。教师语言太过单一,容易使学生厌倦,未能激发孩子求知兴趣,教师评价应追求多元化 。调控课堂的能力仍有待提高 。
且教且思,在以后的课堂上,仍要不断探索,利用游戏提高学习兴趣,储备好自己,追求高效课堂!
从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的一次发展 。理解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并不难,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
这节课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创设情境,产生冲突 。首先教师从旅游准备食物出发,出示图片,让学生把这些食物公平的分给两个小朋友,学生自然想到要平均分,4个苹果,2瓶矿泉水学生很容易分好了,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分得半个,教师提问:半个能有什么数表示呢?学生就产生疑问了,这时就表明半个可以用分数二分之一表示,揭题:认识分数(几分之一) 。
第二部分是自主探索感悟新知 。(一)探究二分之一;教师提问:刚才我们提到的二分之一是怎么得到的呢?教师揭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二分之一 。教师追问:那还有半个蛋糕可以怎么表示呢?学生都会用二分之一表示 。接着请5位左右的学生出来说一说二分之一是怎么得到的,强调平均分 。接着教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说明各部分的意义,接着对着自己的同桌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接着出示小练习:判断图形阴影部分是否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情调平均分) 。(二)创造二分之一;请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长方形制片折一折、突出它的二分之一,教师巡视,展示学生的作品,得到三种不同的折法,教师质疑:为什么折法不同,但阴影部分都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呢?学生想到都是把这张纸通过对折,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表扬肯定 。(三)创造几分之一;提问:你还能把这张纸折一折,涂出它的几分之一吗?学生活动,学生会得到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等分数 。接着通过小练习进行巩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