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枫桥夜泊》优秀教学设计怎么写?( 五 )



三上《枫桥夜泊》优秀教学设计怎么写?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3个生字 。
2、情感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
3、能力目标:根据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秋色和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 。
教学难点:
尝试用本节学到的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试着自学一首古诗 。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有关《枫桥夜泊》的图片、学生课前预习本节古诗 。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
唐代著名诗人张继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时,被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了,让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于是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七言绝句 。自从张继的《枫桥夜泊》问世后,寒山寺因此就名扬天下,成为千古的旅游胜,这首诗究竟散发是怎样的魅力,让我们一同走进张继的《枫桥夜泊》 。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读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有什么问题,朗读后可提出来
2、检查学生朗读情况(纠正读音)
3、理解课题:
(1)教师:枫桥在哪里?
(2)理解题目 。
“枫桥”交代了什么?(地点)夜:夜晚;泊:停泊;枫桥夜泊:夜晚把船停泊在枫桥边 。(教师板画“枫桥”枫桥:在今江苏苏州西部的一座桥 。② 。江枫:寒山寺旁边的两座桥“江村桥”和“枫桥”的名称 。枫桥也叫封桥 。)“泊”的是哪只船呀?(教师板画“客船”)为什么说是“客船”呢?这个“夜”点明了什么?(贴卡片“泊”)
(3)齐读古诗一二句,想想古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同学说老师板书,并解释诗中的名词的意思,(愁眠:怀着旅愁,似睡非睡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今苏州西枫桥附近的一座古寺,因唐初著名诗僧寒山曾住这里而得名 。夜半钟声:唐代寺院的半夜打钟声音 。)
(4)再叫同学们上来试着解释一两句的意思,老师再讲解 。(“月落乌啼霜满天”,这是诗人夜泊时所见,点明了时间是深夜,季节是晚秋 。在江南秋夜的漫漫寂静之中,偶有乌鸦啼叫划破夜空,反而使周围的气氛显得更加宁谧深沉 。诗人通过这些景物,要表达怎样的情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充分读书,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初步想像古诗描绘的画面,初步体会诗人的“愁” 。)
(5)第三句:朗读训练:学习第三、四句:你还看见了什么?(教师板画“寒山寺”,贴“寺”“钟”)寺里还传来了什么?(解释句中一些名词(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 。相传因唐僧人寒山、拾得住此而得名)听,钟声怎样?(传得很远,传到了客船上诗人的耳朵里)这就是第四句诗——夜半钟声到客船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