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怎么写?( 七 )


二是尊重经验,引导方法,强化认识 。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怎样比较面积的大小呢?我通过三组活动,由浅入深的引发了学生的对面积的更深入的思考 。首先是出示了一组面积相差比较的图形,让学生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 。学生通过日常的生活经验,很快就知道了答案 。随后,我注意引导学生小结,让学生明确日常的生活经验也是很重要的数学学习资源,并且给这一种比较的方法还取了一个很响亮的名字“观察法”,再一次自然的架构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随后,我出示了一组图形,面积差别不大,引导学生比较大小 。观察法不容易得出结论,我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将两个图形重叠,就能很快的比较出大小来 。我再次引导学生将这一种比较的方法取一个响亮的名字,学生说是“重叠法” 。学生借助活动较好的完成了学习任务 。初步收获到了成功的喜悦 。
认识的不断深化是矛盾不断运动的结果 。利用“观察法”、“重叠法”比较的面积的大小是浅表性思维活动 。怎样才能充分调动的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呢,有挑战性任务驱动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
在学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又出示了一组图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让学生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 。前面的两种方法对于现在的比较来说都不是良策了,怎么办呢?在学生单独解决感觉困惑时,我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比较的方法 。随后,我让学生拿出学具,启发学生可以用学生来帮忙 。出示了学具操作的要求 。学生通过合作研讨和班级的交流,得出可以用利用学具摆一摆来间接比较大小,利用的学生个数多,面积就大 。学生还在操作中,直观的感知了利用正方形拼摆比较合适 。在活动中学生积累了初步的面积大小比较的方法,也为下面的面积单位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有效的问题应出现在思维的转弯处 。“比较面积的大小,可以借助特定的学具 。利用的学具个数多,面积就大”是学生刚刚建立起来的学习认识 。我出示了一组遮挡住的图形,一个图形有6个小方格、一个图形有9个方格另一个图形有15个小方格 。猜一猜哪一个图形的面积是最大的?学生大多是猜测是15个小方格的图形面积最大 。可是揭开遮挡物以后,发现恰恰是6个小方格的图形面积最大?为什么呢?原来比较面积的大小,统一的面积单位是重要前提 。
三是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生几何意识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提供直观往往是认识的起点,学习的开端 。用好直观手段,加强直观教学,对于掌握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
本节课注意利用几何直观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几何意识 。首先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在面积意义的认识时,我让学生动手摸一摸进行感知;在比较面积大小时,引导学生借助学生进行摆一摆;在认识了面积单位时,我注意让学生用面积单位量一量等,都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是重视学生看一看和记一记,面积单位是具体,我让每一个学生都准备了几个,认识后,引导学生看一看每一个面积单位有多大,在心里记下来,各个面积单位的大小,再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表面的面积大约是一个单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