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怎么写?( 二 )


11、一起演示 。
12、就这样,爬山虎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就这样,我们才会看到一大片的爬山虎 。但是如果把爬山虎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换成一步一步,行吗?为什么?
13、那作者又是怎么知道爬山虎的脚是这样爬的?(通过亲自观察)由此我们又可以看出作者怎么样啊?(观察认真、细致、有耐心)
14、齐读 。
15、那是不是所有的爬山虎的脚都紧紧地巴住墙壁?(不是)那没触着墙的脚怎么样了?(一个小组读第五自然段)
16、触着墙的爬山虎怎么样啊?
17、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爬山虎的脚很牢固的?(相当、休想)你能不能用另外的词语来代替它们?(非常、别想)正因为有了脚,爬山虎才能很快地爬满高墙;正因为有了脚,爬山虎才不怕风吹雨打,牢牢地巴在墙上 。此时此刻,你觉得爬山虎的脚怎样?你想用什么词语赞一赞它?(神奇)
18、齐读 。
三、引导发现,发散思维,总结写法
1、学了这课,你从作者观察爬山虎中受到那些启发?(观察细致,要抓住特点观察,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 。)你要向叶圣陶爷爷学习什么?
(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用准确、生动的词语,抓住事物的特点来描写事物 。)
2、生活中,肯定也有你们喜欢的植物 。那你发现哪些植物充满神奇呢?四人小组说说这些植物的特点 。
(学生说)
3、既然我们想学习叶圣陶爷爷,那我们就拿出实际行动来,向他一样亲自去仔细地观察一种植物 。同学们的手里都有一张登记表,请把我们每一次的观察都坚持登记好 。相信经过同学们的努力,也可以象叶圣陶爷爷一样,有惊奇的发现 。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怎么写?


【设计理念】
《爬山虎的脚》是一篇精读课文 。叶圣陶老先生细致精准地描写出爬山虎充满了勃勃生机的“叶”和“脚”,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这也是课文的重点 。设计时分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重点研究“叶子的特点”,第二课时重点讨论“脚”的特点 。教学中立足工具——课本,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受到情感熏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审美能力,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 。
过程与方法: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像爬山虎一样的向上精神 。
【教具准备】
教具(爬山虎实物,教学课件);学具(水彩笔)
【教学重点】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
【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