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子朱标为何英年早逝,最大原因竟是这个

太子之位确立后 , 皇帝不驾崩 , 太子就没有登基的机会 , 有的皇帝太长寿 , 太子都病死了 , 皇帝还活的好好的 , 明朝太子朱标就是这样一位悲催的太子 。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 , 明朝虽然历经了276年 , 有16位皇帝 , 但大多数都是短命皇帝 , 活得最长的是71岁的明太祖朱元璋 , 他在位31年;最短的是明代第14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 , 人倒是活了39年 , 在位却只有1个月 。在众多明朝皇子里 , 还有死后才被封为皇帝的人 , 那就是大明兴宗康皇帝朱标 , 一个一直努力学习 , 并且颇为开明的热血男子 。他一生积极进取 , 可结局却很凄凉 。
【大明太子朱标为何英年早逝,最大原因竟是这个】朱标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长子 , 他出生时 , 朱元璋正在打天下 。13岁时 , 他才被封为太子 , 开始了他长达二十五年的储君生涯 。相对其他25位皇子来说 , 他最了解自己的父亲 , 看着自己的父亲一路走来 , 风风雨雨 。他理应是明朝第二代皇帝 , 可惜他苦苦等了30多年 , 最后还是带着一身的无奈和哀怨离开了人世 。尽管在世时 , 在26个儿子中 , 他并不是朱元璋最佳人选 。
根据清朝张廷玉奉命编撰的《明史》第115卷记载 , 正值壮年的朱标于洪武二十五年时患病去世 , 未即皇位 , 谥懿文太子 。至于是什么病 , 没有具体说明 , 只有寥寥几笔 , 说是风寒 , 就把这个温文儒雅、敦厚善良的皇太子淹没在历史尘埃中 。但是根据明末清初傅维麟撰写的《明书》记载 , 朱标早逝是因为和朱元璋发生争吵 , 精神压力过大 , 郁闷而致 。这和明朝何乔远撰写的《名山藏》中写的朱标的死因雷同 , 不过 , 这两种解释似乎都难以让人信服 。即便是《名山藏》是在《明史》之前 , 何乔远为人也刚直不阿 , 但是他是万历十四年(1586年)的进士 , 崇祯年间的工部右侍郎 , 在记载上多少会考虑到天子的形象 。
“因风寒而毙”这样的解释在布局上格调严整 , 因为皇宫看似精致美丽 , 但皇室里德政治斗争却不是一般的残忍 。一点小事都会被人利用 , 煽风点火 , 引来灾难 。为了保全皇家的威严和名声 , 皇帝会对一些影响到皇家威严的人采取不法手段剥夺其生命 , 然后把不能公之于世的死因归于“风寒” , 其实风寒实质上就是指风和寒相结合的病邪 。在《素问·玉机真脏论》解释为:“风寒客于人 , 使人毫毛毕直 , 皮肤闭而为热 。”简言之 , 就是今日的感冒 。这是怎样的感冒?居然会夺取一个年纪轻轻的男人的生命?如若真是如此 , 那么明朝的缪希雍怎么可能在《本草经疏》里早有告诫:“肺经无火 , 因客风寒作嗽者忌之”呢?故此 , 说是风寒而毙 , 这似乎于理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