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子朱标为何英年早逝,最大原因竟是这个( 二 )


不过 , 所有史书对朱元璋和朱标父子关系的记载都很一致 , 生性猜忌的朱元璋对不喜欢讨好自己的朱标一直不冷不热 。性格温顺的朱标随着年龄的增长 , 对父亲的恐惧也日益剧增 , 导致父子关系紧张 。傅维鳞在《明书·懿文太子记》第一百十六卷列传记载:洪武七年 , 孙贵妃去世 , 朱元璋要朱标服齐衰杖期 , 朱标却以其不合礼法而拒绝 , 气得朱元璋要打他 。
朱标身为太子 , 虽然不被朱元璋看好 , 但是也曾经帮助朱元璋管理过朝政 , 在这期间 , 他虚心纳谏、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 , 力求能文治天下 。只不过他所信奉的亲民政策 , 在很多时候与依靠戎马打天下的朱元璋相斥 , 所以朱元璋更喜欢英勇善战的二儿子朱樉 。从另一个角度去看 , 朱元璋之所以喜欢权力欲望极强的朱樉 , 一度想立他为太子 , 可能和朱元璋自己的出身有很大联系 , 朱元璋出身平民 , 喜欢打仗 。在他心中 , 男人只有通过战争才能证明自己的生存价值 。
据《明史》第一百十六卷列传中记载 , 洪武二十二年 , 朱樉被授为宗人令 。朱元璋对身体肥胖、多病又是瘸子的太子朱标一直冷眼相待 , 偶尔还有点厌倦 , 但是还不至于要了自己儿子的命 。根据《明史》第一百十六卷列传记载 , 在贪恋女色的明朝家族中 , 朱标和朱樉对女色的观念倒是一致 , 都只是一妻一妾 , 而且妻妾都是帮助朱元璋打天下的元老之女 。朱元璋通过儿女联姻来淡化开国名将对名利的追捧 , 时刻掌控他们的状态 , 以防他们联合起来造反 , 同时从侧面向他们证明了自己是有情有义的君子 , 兑现当年“有福共享 , 有难同当”的承诺 , 三全齐美 。从这点可以看出 , 朱元璋做事滴水不漏 , 让人无缝可循 。他在任时明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 , 人民生活也进入了安居状态 。
皇帝的喜怒常常牵扯着一群人的命运 , 稍微不妥 , 随时都会有人惹上杀身之祸 。所谓:“伴君如伴虎” , 针对生活在皇帝身边的人来说 , 一朝君子一朝臣 , 要想保全自己 , 就得会察言观色 , 见风使舵 , 宦官们更是信奉这句话 , 即便是皇帝的儿子 , 这句话也不无道理 。朱标自然也懂 , 可惜他为人较正值 , 很反感父亲对朝臣们的酷刑 , 常谏劝 , 这点和仁慈善良、以德行天下的马皇后不谋而合 , 所以年轻时的他虽然做了不少让朱元璋大怒的事情 , 不过那个时候有马皇后从中调解他们父子之间的矛盾 , 所以父子关系还不算太差 。国事上有左右丞相李善长、徐达辅佐 , 也没什么大差错 。但是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 , 马皇后病逝之后 , 他的处境便岌岌可危 , 很多次都差点丢掉太子之位 。久而久之 , 饱读诗书的朱标似乎也看透了父亲的心思 , 他渐渐学会了保护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