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典诗词的语言 如何鉴赏古典诗词的语言美

鉴赏古典诗词语言美,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一、语言特色
如清新、朴实(朴素、质朴、平实)、绚丽、明快、含蓄、简洁、典雅等 。
1.语言的性格色彩 。包括:A. 显与隐(明快与含蓄);B. 直与婉(直抒胸臆与委婉曲折);C. 刚与柔(豪放与婉约);D. 庄与谐(严整与幽默) 。
2.语言的语体色彩 。包括:E. 文与白(文采绚丽与文风朴实);F. 散与整(句式错落有致与整齐有力);
语言是有性格的,正是这种性格,让人们在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时,看到的是“关西大汉,弹铜琵琶,执铁绰板,高歌‘大江东去’”的情景;而在读柳永的《雨霖铃》时,看到的则是“十七、八岁的女郎,手执红牙拍板,轻唱‘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情景 。同时,语言又是有语体区别的,从而使语言有了俚俗与典雅之别 。这两个方面都可以从“辞色”角度去领略去鉴赏 。
二、修辞方法
主要指比喻、比拟、排比、对偶、借代、夸张、设问、反问等,这是“正确运用修辞方法”考点中规定的八种修辞方法 。此外,在诗词中,还要注意通感、移情(把人的感情付托于物象上表现出来,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双关、顶真、反复、用典等修辞方法 。
修辞是为了从不同角度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各种修辞的表达效果不尽相同 。比喻、比拟、借代、引用主要使语言形象生动,排比、对偶、夸张、顶真、反复主要增强语言气势,设问、反问使语言张弛跌宕,双关、用典让表情达意委婉含蓄,它们各有其妙,各有情趣 。所以,修辞的使用要根据语境需要,效果分析也要充分考虑语境 。

【关于古典诗词的语言 如何鉴赏古典诗词的语言美】

三、炼字
即作者着意选用的、表情达意生动形象、内涵丰富而且表达效果显著的字词,像“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等 。
(一)注意那些活用的词 。
(二)注意那些含有修辞方法的词 。
(三)注意数量词 。
(四)注意形容词 。
(五)注意叠音词 。
(六)注意具有表现方法特点的词 。
四、句式 。
主要是诗词中的特殊句子形式,这类句子会造成特殊意趣 。
(一)联象句 。
即全用名词意象组合而成的句子,生动形象,意境优美 。
(二)倒装句 。
即为平仄、押韵和谐,词语错置,造成一种特殊优美意趣的句子 。
五、节奏和韵律 。
诗词句节奏分明,读来琅琅上口,或明快热烈,铿锵有力;或跌宕多姿,韵味悠长 。诗词句用韵和谐,形成绵绵不绝的韵律感,读来觉得气韵生动 。
节奏和韵律需要多吟咏,多玩味,细揣摩,分清节奏,读出韵律 。
六、语言鉴赏题组织答案思路:
(一)评价(定性)
即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是什么或怎么样 。如语言特色、修辞方法、炼字特点、表现方法(如化动为静、化静为动等) 。
(二)分析
即诗词中具体如何体现、怎样表达的 。分析一定要中肯、具体,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或表达效果 。
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形式有哪些大凡事物的发展,总是从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地循序渐进的,我国古典诗歌形式的确也经历了由四言诗到五言诗,再到七言诗的历程 。
可是,其间却有一些颇可怪且有趣的现象
其一,据王力先生考证:“七言诗的起源,似乎比五言更早,至少是和五言诗同时,这是颇可怪的事 。”①
其二,在诗经四言诗与汉代五言诗之间有以杂言为主的离骚体崛起,屈原的《离骚》和《诗经》成为了古代诗歌两大顶峰;然而这样富于表现力的杂言离骚诗体却很快堙没了,很少看到它的余波,这也是颇可怪的事之二;
其三,五言诗与七言诗之间的六言诗始终不成气候,远远不能与五言诗和七言诗匹敌,这是颇可怪之事之三;
其四,七言诗以后再没有发展成为八言以上的诗体了,而是长短句的杂言诗体——宋词体和元曲体成为了新鲜的诗体了,这是颇可怪的事之四;
其五,杂言诗在诗经时代已经出现,直至宋词体成熟之前一直没有断缀过——杂言诗经、杂言离骚、杂言古风……可为什么一定要到七言诗再不能向更长的句式发展之时,杂言宋词体这才成为诗坛中的主流形式之一呢?这是颇可怪的事之五 。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形式的发展必定会受两种因素的制约,一是受语言发展规律的制约,这是外部因素;一是诗歌本身形式发展的制约,这是内部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