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生心理学家|最自信的心理学家

华生心理学家(最自信的心理学家)
说到心理学家,大多数人脑海里可能第一个想起的名字会是——弗洛伊德 。
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也是一名优秀的心理学家,而他的孙子卢西安弗洛伊德则是一名非常有名的画家,2008年他的画作《Benefits Supervisor Sleeping》曾经创纪录的以3360万美元卖出 。
华生心理学家|最自信的心理学家

卢西安弗洛伊德和他的作品
这个故事的主角并不是弗洛伊德,但他同样也是一名非常有名的心理学家,他的名字叫做华生 。
1908年,华生成为霍普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很快地成为了心理学系主任 。
1913年,华生创建了行为主义心理学,成为了当时极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分支 。
他的那句名言相信很多人都曾经听过 。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可以把他们训练成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教授、甚至乞丐或强盗 。
华生心理学家|最自信的心理学家



是的,华生无疑是历史上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最有信心的心理学家,可他的子女,却因为他的“自大”,遭遇了悲剧的一生 。
华生的3个子女华生的一生无疑是名利双收的 。
他长相英俊,在学术界,也受到了足够的重视,担任大学教授期间,与自己的研究生发生了一段婚外情,他也因此结束了自己的第一段婚姻以及教授生涯 。
1921年,华生开始在知名企业担任副总裁,职场生涯也可谓一帆风顺 。
而与他那句震惊世人的名言相反,他的3名子女,并没有如他声称般,成为了世人眼里的“成功人士”,相反,他们都饱受抑郁症的折磨 。
华生心理学家|最自信的心理学家



大儿子30岁就因抑郁症自杀,生前虽然也是一名心理学研究者,可他叛逃了父亲的行为主义,由于抑郁症的困扰,他选择成为了一名精神分析师 。
二女儿和最小的儿子也饱受抑郁症的折磨,女儿多次自杀未果,小儿子也由于情商过低,一直过着流浪的生活,需要依靠华生的救济过日 。
华生的教育理念,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
缺爱,是人的一种灾难行为主义的理论,源自于机械唯物主义以及巴浦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 。
机械唯物主义将人性,也归结为一种机械运动,霍布斯在《利维坦》一书中,将人的心脏比作一个钟表上的发条,意味着,人,实际上可以等同于一种机器 。
巴浦洛夫的条件反射则提供了一种人类行为模式形成的理论依据 。
华生的理论结合了这两者的特点,他认为一个小孩就是一张白纸,而养育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期望,在这张纸上写上自己期望上的内容 。
华生心理学家|最自信的心理学家



用机械化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屏除亲子间的情感因素,能够快速地塑造孩子的行为模式,可以培养TA成为一个能够符合教育者期望的“大人” 。
通过奖赏与惩罚的模式来教育孩子,是曾经流行一时的虎妈狼爸教育理念惯用的模式 。行为主义的教育理念在西方也曾经十分风靡,华生成为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演讲者 。
19百思特网59年,由于对华生理论的质疑,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在恒河猴身上做了一项实验 。
他残忍地让小猴子从出生的第一天就与母亲分离,并给它们提供了两个母亲,一个是身上挂着奶瓶的钢丝妈妈,一个是身上没有食物,但很柔软的布料妈妈 。
华生心理学家|最自信的心理学家



根据华生的“有奶就是娘”的猜想,小猴子应该会更喜欢身上挂着奶瓶的钢丝妈妈,而不是没有食物的布料妈妈 。
可是实验的结果正好相反,小猴子除了吃饭的时间和钢丝妈妈待在一起,其它时间,它都紧紧地“跟随”着布料妈妈,长时间的依偎在她身上 。
而在另一项研究中,哈洛直接剥夺了小猴子的布料妈妈,实验环境里,只有提供食物的钢丝妈妈,很不幸的,这些小猴子长大后重新回归猴群里时,都表现出了抑郁症的症状,而那些在童年时期,拥有布料妈妈的小猴子,则表现的相对正常 。
哈洛的恒河猴实验揭示了,在教育中,除了奖赏与惩罚的强化机制之外,爱,也是养成一个健康宝宝的重要因素 。
而爱的感觉,最原始的来源,就是养育者的拥抱里柔软的触感 。
马嘉祺在我就是演员上,提到自己的父亲时,说了这么一句话 。
我想跟所有的父亲们说,其实不会表达感情没关系,我就想让你们抱抱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