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上井冈山诗词背景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的创作背景( 二 )


  •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民间谚语;作者把深刻的哲理,用口头语融于诗词之中,诗人此词以议论的手法结穴,不仅首尾呼应,而且启迪、鞭策人们:胜利属于不畏艰险,勇敢攀登的人 。世界上什么事都是如此 。“无限风光在险峰”,只要有毅力,有恒心,就一定能实现 。
  • 下阕诗人触景生情,回顾三十八年革命历程;融情于理,以发人深省、深刻的哲理总结诗篇 。
  • 纵观全词,笔调明丽、轻松,挥洒自如;节奏优美欢快,巧妙运用谚语、古人诗句 。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有机地结合一体,意境开阔、高远 。可以说其艺术性和思想性高度统一,是现代诗词宝库中难得的瑰宝 。

  • 毛泽东诗词《念奴娇 井冈山》的写作背景是什么?【写作背景】
    井冈山是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转折地,是培养他的军事天才的最初摇篮,也是他作为马背诗人的难忘起点,毛泽东对井冈山一直念念不舍,愈到晚年愈是魂牵梦绕 。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 。他抚今追昔,豪情满怀,奋笔写下了《念奴娇·井冈山》和《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
    两首作品属于同时、同地、同境、同题的作品,内容、意境、情感、格调、结构甚至词语均有许多贴近或类似之处 。
    如“千里来寻故地”与“故地重来”;“旧貌换新颜”与“人间变了,似天渊地覆”;“风雷动”与“风雷磅礴”;“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与“弹指三十八年” 。两首作品都表达了作者对井冈山的思念之深、归心之切 。
    井冈山是新中国辉煌成就的一个缩影,毛泽东为井冈山的巨变而欢欣鼓舞 。毛泽东慨叹时间飞逝,往事如昨,而井冈山的意义与影响却永不消逝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对“久有凌云志”的毛泽东而言,当年的血雨腥风都闯过来了,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纵然年事已高,自应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是何等的壮怀激烈 。
    毛泽东的井冈山词作,寄寓了毛泽东深厚绵长的井冈山情结 。黄洋界的隆隆炮声已定格在历史深处,而毛泽东重上井冈山的两首感怀之作也将焕发着永恒的艺术魅力 。
    《念奴娇·井冈山》毛泽东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 。
    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 。
    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 。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 。
    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 。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 。
    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 。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 。
    毛泽东诗词:复重上井冈山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换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
    关于井冈山的古诗只要肯登攀,高路入云端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毛泽东红军荟萃井冈山 。世上无难事,烟霞恍漾:红军领导提高后,五破围攻固战场 。可上九天揽月,险处不须看 。五指擎天秀井冈 。风雷动 。三十八年过去,绿岭青山遍地香,旌旗奋,一法分完旧地疆昔在井冈,险峰无限过黄洋 。领导有方经百炼,是人寰,主力形成在此间 。星火燎原传赤色,可下五洋捉鳖 。革命雄师会井冈 。千里来寻故地,稻菽争长 。五井茅坪 。过了黄洋界,漫步穹苍,工农革命聚戎装 。翠竹松杉 。到处莺歌燕舞,旧貌换新颜,重上井冈山 。三湾改写新军制,弹指一挥间 。千峰相连,更有潺潺流水,集中力量更坚强,人民专政靠兵权,龙蛇奔放 。如今山上风光好 。久有凌云志,谈笑凯歌还
    毛泽东的这首《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重上井冈山诗词背景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的创作背景】

    革命成功,故地重游,往日艰辛的斗争经历与眼前美景交织在一起,诗人得出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至理名言,体现了不畏艰难险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