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简介|梁实秋的生平简介

梁实秋简介(梁实秋的生平简介)
梁实秋简介|梁实秋的生平简介


现代生活节奏快,很多人为了工作奔波忙碌,忽视了自己和亲人 。也有的人注重生活,从不亏待自己,但往往以各种借口放弃努力 。


当我们面对事业和生活的平衡,可以向这位学者学习,他不仅才高八斗、著作等身,还会享受生活,把普通的小日子过得有声有色,他的散文充满了烟火气息,读来生动有趣 。


他就是梁实秋 。


01
漫长的求学生涯,百思特网奠定一生的治学根基


梁实秋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祖父曾经参加过科举考试,后来成为四品官员 。父亲是秀才,深受西方文明的影响,思想开放,是一位进步人士 。


梁实秋小学毕业后,父亲接受朋友的劝告让他投考清华大学,八年后飘洋过海到美国负笈求学 。


在书中梁实秋把清华的求学经历写得饶有趣味 。


他报考的时候接受省长的考核,写了一篇题目是《孝弟为人之本》的文章,因为从前做过,所以不假思索援笔立就,不久发榜后发现榜上有名 。


他把离开父母到清华读书说成是“第二次断奶”,第一次离开温暖的家,走向一个新的环境,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 。


他刚入校时是中等科学生 。学生们来自各省,他记录下刚上学时的趣事:广东同学看到下雪,出来奔走相告,取出羊皮袍穿上,但是里面穿的是单布裤子 。


他在中等科接受严格的生活管理,曾在寝室看小说被没收,但他认为这种管理方法利多弊少,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应该小的时候就要知道 。


他记录当时清华的课程安排,上午是用英文讲授的英文、作文、数学、物理、政治等课程,下午是用中文讲授的国文、历史、地理等课程 。这样划分明显加强英文教学,使他总联想起当时外强国弱的现实,感到惭愧愤怒 。


但他还是从英文课上学到了受益一生的方法,比如如何主持会议的“议会法”和写作注重逻辑百思特网层次的“大纲法” 。


最让他受益的国文老师是徐镜澄先生,他写的几千字文章往往被老师删削得体无完肤,但最终接受了老师的“割爱主义”,开门见山,少说废话 。
梁实秋简介|梁实秋的生平简介


清华上课前学生要做充分准备,必须事先读过指定的阅览资料,因为上课时练习讨论多,讲解少 。清华上课时教授会指定阅读资料,学生们在图书馆未开门之前就排起了长龙,抢着阅读参考书架上的资料 。


他加入清华文艺社,是《清华周刊》的编辑,在写稿和编辑刊物上得到初步练习,和闻一多等人成为挚友 。还以编者的名义访问胡适、周作人等名人,希望他们在周刊上发表文章或到学校演讲 。


给他印象最深的是梁启超先生的一次演讲,他的声音有时沉着有力,有时洪亮激亢,博闻强识,随时引征作品,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手舞足蹈 。听完表演后他不仅深受感动,还对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


他还对体育课印象很深 。毕业时要考田径、爬绳、游泳等项目,他平时没有练习游泳,结果沉到水里被挑了起来 。补考时他在池底连爬带游地前进,喝了几口水,头露出水面,最后老师笑着勉强给及格,这是他毕业时极不光荣的小插曲 。


02
热爱读书,让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梁实秋说:


“人生苦短,而应读之书太多 。


人生到了一个境界,读书不是为了应付外界需求,不是为人,是为己,是为了充实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


梁实秋小时候接受私塾和小学教育,他曾趁老师不注意把时钟往前拨快半个钟头以便提早放学,但总体上是一个用功读书的孩子 。


上大学时他喜欢读书写作,但还觉得莎士比亚的书太古老,不爱读 。他在三十岁左右开始以教书为百思特网业的时候,发现自己学识不足,读书太少,开始自动地读书恶补 。
梁实秋简介|梁实秋的生平简介


梁实秋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青年要按照学校的课程表学习,不可偏废 。


他认为学问要有根底,根底要打得平正坚实,以后永远受用 。


初学阶段的科目最重要的是语文与数学 。其他科目也各有用处,不可强分轩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