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诗词大赛方案 小学教师基本功比赛方案( 九 )


2.善于听取学生的见解,让语文课堂充满学术气息 。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学生做“听筒”,学生少有各抒己见的空间,更不用说对教师的讲授大胆质疑了 。这样的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严重扼杀了学生的灵性 。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变成了师生的平等对话,教师和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分享彼此的思考和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和体验,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教师要乐于倾听,善于聆听学生的“声音”,只要练就了洞察真知的“聪耳”,就会使是非曲直、善恶美丑皆分明 。
二、巧舌若簧,字句珠玑,“口生花”
1.语文教师应能说会道,引领学生享受语文之美 。
尽管如今多媒体手段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教师讲的空间越来越小了,但教师口语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无可替代 。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语文教学是否成功,你若能在课堂上妙语连珠,旁引博征,教学一定会左右逢源 。
要教好语文,语文教师不仅要“能说”,还要说得“巧”,说得有特色 。诗意的语言易引发学生的联想,幽默的语言会调节课堂气氛,激情的语言能感染学生情绪,精练的语言可以准确地揭示深刻的道理……
2.教师口语应遵循几个原则 。
语文教学中,教师良好的提问艺术,谈话艺术及评价艺术至关重要,总的来说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首先是教学语言的准确性 。只有教学语言准确精炼,才能恰到好处讲清问题,正确传达知识信息 。二是语言要有趣味性 。幽默生动的教学语言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苍白贫乏的语言是语文教师的大忌 。三是语言要有亲切感 。名家登台,总能三言两语拉近与听众的距离 。教师和蔼的语言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内心的畏惧感,从而思绪飞扬,口惹悬河 。四是提问要有启发性 。课堂提问要摒弃一切无助于学生思维和能力培养的提问,敢于反弹琵琶,突破课文束缚的新角度、新视点去激发学生思考 。五是课堂评价要诚恳,有激励性 。
三、“读”占鳌头,腹有诗书气自华 。
1.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天簌之音” 。
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在朗读教学上具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和厚实的素养,并能够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朗读指导 。一口流利、纯正的普通话是语文教师不可缺少的基本功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它需要我们在朗读中品味意蕴,在教学中教师能否很好地范读课文就是对我们的一大考验 。教师不仅要自己经常性地示范朗读,还要鼓励学生充分朗读,指导学生注意朗读中的重音、停顿、语速、音量、语调等技巧方法,并通过齐读、自由读、分组读、配乐读、赛读、接力读、角色朗读、话剧表演等多种形进行朗读实践,使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耳醉其音”、“心醉其情”,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充分发挥朗读教学的效果 。
2.阅读感悟,教师也应成“博士” 。
新语文教材的阅读量翻了几倍,很多选文都是新的,教材不仅涉及到语文知识,而且涉及到天文地理,风土人情等各个领域 。语文课怎么上?这是语文教师遇到的一大难题 。面对这些变化,教师必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自己的学识,大量阅读相关书籍,才能从容驾驭日益开放的课堂 。现代的语文教师已不能凭经验教学,而应让自己成为“学者”,“专家”,“博士”,在不断阅读中提升文化品位和文学素养 。
四、笔走游龙,勤写苦练自成章
1.让“字”成为语文教师的形象大使 。
近几年,中、高考阅卷老师普遍高呼:“学生书写太差!”这些日益显著的问题清醒地告诉我们:“加强学生书写训练势在必行 。”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曾引以自豪的文化艺术——书法,也渐遭冷遇,其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汉字书写成“鸟文”,不知所云 。拯救祖国的文字,拯救书法艺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 。一手漂亮、潇洒的好字是一个教师的“门面”,会无形中增进教师的影响力 。学生对教师的崇敬往往是从细节开始的,漂亮的粉笔字,幽默的课堂语,个性化的手势,学生都乐于效仿 。只有教师首先把字写得规范、工整、美观,写得有艺术感,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
2.笔耕不辍,常“写”出华章
写作能力是最重要的语文能力,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自己要懂得作文教学之道,更重要的是通过写作实践总结领悟,得法其中 。语文教师不一定都要成为作家,但至少要能写几篇有说服力的文章,否则,就成了“弹花匠的女儿——会弹不会纺”了 。此外,语文教师要敢于尝试文学创作,用独特的视觉审视人生,关注社会,深入发掘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完成由作文写作到精神建构的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