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屈原颂 屈原《橘颂》诗词赏析

后皇嘉树 , 橘徕服兮 。
受命不迁 , 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 , 更壹志兮 。
缘叶素荣 , 纷其可喜兮 。
曾枝剡棘 , 圆果抟兮 。
青黄杂糅 , 文章烂兮 。
精色内白 , 类可任兮 。
纷緼宜修 , 姱而不丑兮 。
嗟尔幼志 , 有以异兮 。
独立不迁 , 岂不可喜兮 。
深固难徙 , 廓其无求兮 。
苏世独立 。横而不流兮 。
闭心自慎 , 为终失过兮 。
秉德无私 , 参天地兮 。
愿岁并谢 , 与长友兮 。
淑离不淫 , 梗其有理兮 。
年岁虽少 , 可师长兮 。
行比伯夷 , 置经为象兮 。
赏析:
橘亦是我 , 我亦是橘 。橘乃造化所赐 , 吸天地精华 , 成一代佳木 , 绿叶离离 , 金实灿灿 。它刚正不阿 , 无己无私 , 括然自得却又与世无争 , 只为它的自然展现出自我内在的魅力 。如此高洁的品质 , 又有谁能与之伦比呢?颂橘即颂己 , 我有如此高洁的情怀 , 却又有谁能识得呢?
缅怀、歌颂屈原的诗词1、《离骚》
陆龟蒙(唐)
天问复招魂 , 无因彻帝阍 。
岂知千丽句 , 不敌一谗言 。
译文:屈原写出《天问》《招魂》这样脍炙人口的佳作 , 却仍无法将他的心意传达至君王面前 。
哪里知道再奇丽的诗句 , 终究抵不过那小人的一句恶意重伤啊 。
2、《端午》
文秀(唐)
节分端午自谁言 ,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 不能洗得直臣冤 。
译文:传统节日有一个是端午节 , 这是谁规定的 , 自古以来就有传言说是为了凭吊屈原 。我站在楚江上俯瞰着空茫茫的大海 , 却为屈原被冤枉而感到惋惜 。
诗词屈原颂 屈原《橘颂》诗词赏析

扩展资料:
屈原作品 , 在楚人建立汉王朝定都关中后 , 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楚辞”的不断传习、发展 , 北方的文学逐渐楚化 。新兴的五、七言诗都和楚骚有关 。
汉代的赋作家无不受“楚辞”影响 , 汉以后“绍骚”之作 , 历代都有 , 作者往往用屈原的诗句抒发自己胸中的块垒 , 甚至用屈原的遭遇自喻 , 这是屈原文学的直接发展 。
此外 , 以屈原生平事迹为题材的诗、歌、词、曲、戏剧、琴辞、大曲、话本等 , 绘画艺术中如屈原像、《九歌图》、《天问图》等 , 也难以数计 。
所以鲁迅称屈原作品“逸响伟辞 , 卓绝一世” , “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 ,  乃甚或在《三百篇》(《诗经》)以上”(《汉文学史纲要》) 。著名诗人郭沫若曾为其编剧《雷电颂》 , 以纪念其事迹 。
屈原作品想象最为丰富 , 词采十分瑰丽 。《离骚》中大量运用神话传说 , 把日月风云 , 都调集到诗篇中来 , 使辞采非常绚灿 , 他还突出地描写了三次求女的故事 , 以表达自己执兼比兴” 。
他善于用美人、香草 , 以喻君子;恶木秽草 , 以喻小人 , 通过比兴手法把君王信谗、奸佞当道、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情景 , 写得淋漓尽致 。
屈原的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 。其主要表现是他将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融入了艺术的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 。风调激楚 , 是屈原楚辞风格 。
屈原由于受霄小的排挤陷害 , 使曾经对他十分信任并依靠他变法图强的楚怀王 , 对他产生怀疑以至疏远放逐;楚襄王当政后 , 更为昏庸 , 朝政日益腐败 , 楚国面临亡国的危机 , 而对屈原这样的爱国志士迫害有加 。屈原正直的性格 , 高洁的人格 , 爱国的行动 , 反倒都成了罪过 。
他将自己满腔愤激的情绪 , 发而为诗 , 形成了激楚的情调 。这种激楚的情调 , 在《九章》中表现得十分强烈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屈原
名家对歌颂、评价屈原的诗句有哪些?王逸:屈原之辞 , 诚博远矣 。自终没以来 , 名儒博达之士 , 著造辞赋 , 莫不拟则其仪表 , 祖式其模范 , 取其要妙 , 窃其华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