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度分离读后感摘抄( 六 )


《零度分离》是一本从2032年开始,以非线性纪述的一部“非虚构写作计划”(那一年,小说中的宗教团体“地球觉知”成立于北达科它州Fargo小城) 。这六篇非虚构文章,加上“书前声明”、“代序”与“附录:对谈”,串连成一部有机的虚构长篇小说 。一如这本小说“真正的序”里,学者王德威所分析,伊格言以这些篇章设计、后设拼贴的写作技巧,引导读者一起从后现代小说的讨论,进到后人类作家的思考 。然而,请容我在此处照样造句:“思考对人类重要吗?”当未来,非人类或后人类也开始思考,思考或许已不再专属于人类 。
《零度分离》有别于当代许多科幻为体的小说,它不辩证“谁”更像人类、“谁”更有智慧,那些“反人类”与“反反人类”、“后人类”与“非人类”的名词,不过是小说不断位移的座标,如环景镜头一般360度的摄录下“人类”一词,以及所有可能 。广义的人类,成了与孤寂环生的“产物”,而小说专注在思考上 。小说裡头的近未来,无论是探讨AI自生意识与人造梦境的机制(如〈梦境播放器AI反人类叛变事件〉、〈二阶堂雅纪虚拟偶像诈骗事件〉)、信仰的核心究竟属人还是神的意识创造(如〈雾中灯火〉),或是类神经生物的娱乐化与道德思考(如〈再说一次我爱你〉、〈来自梦中的暗杀者〉、〈馀生〉) 。它们互相涵摄也彼此独立,每种主题皆如光谱两端,无分对错好坏 。如同故事内藏的思考,当奇点届临,跨物种开始通讯时,我们在超越梦的解析与精神分析的心灵维度后,“不再信仰”,会不会也成为一种信仰?
零度分离,就是超译与不合理的总和 。相对于人们熟知的“六度分离图像理论”,人与熟识者之间,再亲近亦是一度分离 。而伊格言却写著:“零度分离 。即生即灭,量子泡沫般的短暂交会 。在那一瞬刻,我们既是单一个体又绝非单一个体;于是每一次的对视都堪称一次难以重现的奇遇 。”这大约很靠近一种“量子缠结”(quantum entanglement),或是如爱因斯坦也曾误解的“远距鬼魅效应”(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借小说的世界观(或者说是作者伊格言的宇宙观)来看,“同时”与“等量”俱不存在,一如他写:“事实上,等量的痛苦从未真实存在,因为对任一相异个体而言,痛苦与快乐必然是客制化的 。个体们终究拥有彼此相异的,无法与他人共用的感官强度与个人体验 。”
伊格言的语言是借由未知去触碰已知的极限,比如以梦境或神话触及文明与意识 。像是从六度分离到一度分离间,带领读者跨越零度:“如若我们将精神控制、原型,甚或神迹考虑在内,那么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常规分隔,依旧是一度吗?抑或该是零度,零点五度?又或者,类似〈梦境播放器A I反人类叛变事件〉中,那千千万万彼此相连的梦境播放器Phantom ,又算是几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