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诗词的艺术成就 李清照诗词的艺术特点和成就有那些( 五 )


又如她的《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
这首词为作者早年所作,以白描手法写了熏香、花钿、斗草、秋草等典型的少女时代的事物,借以抒发作者爱春惜春的心情 。
又如她的《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这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 。作者以白描的手法,不事渲染地记叙了一次非常愉快的郊游,写得清新活泼,极富有生活情趣 。
李清照运用浅淡自然、朴实无华的语言,创造了耐人寻味的优美意境,正是“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 。她匠心独运,特别善于创造这种平淡而绝妙的境界,这应该是李清照词作的重要特色 。此小令似乎信手拈来,毫无雕啄,只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一幅日暮酒醒归舟图,清秀淡雅,静中有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令人神思飞扬 。你看:溶溶的落“日”,苍茫的“暮”色,逶迤的“溪”水,婷婷的“藕花”,翼然的“溪亭”,芳草萋萋的干“滩”,群栖待宿的“鸥鹭”,幽雅恬淡 。女主人公沉醉其中,茫然“不知归路”,“兴尽晚回”,短楫轻舟,“误入藕花深处”,以至“惊起一滩鸥鹭”……这是一幅多么生机盎然而又绝妙无比的图画,一位活泼开朗、豪爽潇洒的少女飘然从画面深处走来 。她——便是年轻的李清照 。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 。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这正是白描手法运用的妙处!
三 熔炼家常语
李清照的词在语言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把一些家常语熔炼在她的词中,不着痕迹 。她善于运用通俗的语言铺成极其工巧、细腻的画面,婉约深细,而又意境高远,犹如巧匠运斤,毫无痕迹,让读者只见其外表的朴素,而见不到朴素下锤炼的工夫 。
如她的《念奴娇》(原词见前文)一词中,应运而生的日常口语就很多,如“种种恼人天气”、“不许愁人不起”、“更看今日晴未”等,浅畅自然 。
黄蓼园《蓼园诗选》评曰:“至前阕云‘重门须闭’,次阕云‘不许’‘不起’,一开一合,情各戛戛生新 。起处雨,结句晴,局法深成” 。堪称闺情诗中的上品 。
清代澎孙鹆《金粟词话》评《念奴娇》:“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和《声声慢》:“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时说:“皆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词意并工,闺情绝调” 。
《声声慢》“守窗独坐”以下,完全口语化,却表现出极丰富的感情,尾句更是直截了当,仿佛是灵魂的呼喊,震颤人心 。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评》说:“后幅一片神行,愈唱愈妙” 。全词情景相生,巧用“黑”、“得”等险韵,工妙自然,笔力矫健 。九组叠字的运用也增强了音韵效果,使全词顿挫凄绝,如泣如咽 。
宋代张端义《贵耳集》评《永遇乐》:“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时说:“皆以寻常语度入音律,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巧者难”,都推崇易安词的“浅俗”、“清新”、“寻常” 。这一特点,在《怨王孙》这首词中更有充分的体现,通篇明白如话,一目了然 。
还有她的《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凉生枕簟泪痕滋 。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翠贴莲蓬小,金销藉叶稀 。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这首《南歌子》所作年代不详,但从抒发国破家亡之恨来看,似为流落江南后所作 。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以对句作景语起,但非寻常景象,而有深情熔铸其中 。“星河转”谓银河转动,一“转”字说明时间流动,而且是颇长的一个跨度;人能关心至此,则其中夜无眠可知 。“帘幕垂”言闺房中密帘遮护 。帘幕“垂”而已,此中人情事如何,尚未可知 。“星河转”而冠以“天上”,是寻常言语,“帘幕垂”表说是“人间”的,却显不同寻常 。“天上、人间”对举,就有“人天远隔”的含意,分量顿时沉重起来,似乎其中有沉哀欲诉,词一起笔就先声夺人 。此词直述夫妻死别之悲怆,字面上虽似平静无波,内中则暗流汹涌 。
前两句蓄势“凉生枕簟泪痕滋”一句 。至直泻无余 。枕簟生凉,不单是说秋夜天气,而是将孤寂凄苦之情移于物象 。“泪痕滋”,所谓“悲从中来,不可断绝”,至此不得不悲哀暂歇,人亦劳瘁 。“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原本是和衣而卧,到此解衣欲睡 。但要睡的时间已经是很晚了,开首的“星河转”已有暗示,这里“聊问夜何其”更明言之 。“夜何其”,语出《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夜如何其?夜未艾”、“夜如何其?夜绣(向)晨”,意思是夜深沉已近清晨 。“聊问”是自己心下估量,此句状写词人情态 。情状已出,心事亦露,词转入下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