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朝代诗词风格 各朝代诗人的写作风格( 五 )


曹魏后期正始年间,司马氏掌权,一批文人不满司马氏的统治,隐逸山林,以阮籍、稽康为首的七人,称“竹林七贤”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82首,开创中国文学史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诗中充满孤独苦闷,但政治高压之下又不敢直言,借比兴、象征来寄托怀抱 。嵇康的诗以四言成就最高,追求自然,高蹈独立 。总体来说,正始诗风转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面貌 。
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西晋 。西晋诗坛呈现出的艺术特色称为“太康诗风”,表现为讲究形式,描写繁复,辞彩华丽,诗风繁缛 。陆机的《拟古诗》就是华丽藻饰的代表作 。太康诗风代表人物是三张(张协、张载、张亢兄弟)、二陆(陆机、陆云兄弟)、两潘(潘岳、潘尼叔侄) 。他们诗中山水描写成分大量增加,为谢灵运、谢朓等人的山水诗人的先导 。同时期的左思凭着《咏史》八首开创借咏史以咏怀的道路,成为后世诗人效法的范例 。
东晋建立后一百年间,诗坛被玄言诗占据,诗歌艺术的发展脉络中断了 。一直到中国诗歌史上第二位伟人陶渊明出现,才使这个脉络重新接上 。他的诗歌源于《古诗十九首》,得阮籍之遗音而协左思之风骨,魏晋诗歌甚至中国古代诗歌的古朴作风在他手上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他作为结束一代诗风的集大成者,成为了一座里程碑 。他开创了田园诗,如《归园田居》、《饮酒》等,写躬耕生活的感受,平淡质朴的语言中不露痕迹地表达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陶渊明是追求人生艺术化的魏晋风流的代表人物,又是中国士大夫的精神归宿之一,为后世文人筑起一个精神的家园 。
东晋被宋取代,之后宋、齐、梁、陈交替,四朝偏安江南 。南方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充裕的经济条件使南朝的民歌呈现清丽缠绵的风格,代表作是长诗《西洲曲》,四句换韵,用连珠格,声韵回环婉转 。北朝民歌是北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硕果,《敕勒歌》雄浑壮阔,是千古绝唱;代表作《木兰诗》清新刚健,写出一个女英雄的英风豪气 。
从南朝宋代的谢灵运开始,文人诗风发生转变 。他开创山水诗,特点是鲜丽清新,注重描写刻划物象,但由于精心琢磨,秾丽之极反若平淡,如《登池上楼》 。他是开启一代新诗风的首创者,影响着南朝整代的诗风 。齐梁陈三代是新体诗形成和发展的时期,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 。沈约等人创立音韵严格的“永明体”,规定了四声八病,主张要讲究诗歌的音韵美 。“永明体”代表诗人谢朓,继续写山水诗,避免了大谢的晦涩,情景融合,深婉含蓄,又讲究永明声律,音调流畅和谐 。齐梁两代形成萧子良、萧衍、萧统三个文学集团,诗歌创作都是以宫体艳情诗为主,但南方诗人庾信滞留北方,把南方文风带到北方的同时,自己诗风也集合了南北之长,穷南北之胜 。南方的清丽和北方的劲健的结合,为唐代新诗风的形成作了必要的准备 。
唐诗是中国诗歌的标志 。初唐四杰、陈子昂初唐诗人在永明体的基础上创造了新体诗——律诗,五律在宋之问、沈佺期手上最后定型 。盛唐国势强大,中国诗歌史第三位伟人李白登上诗坛,他以其绝世才华,豪放飘逸的气质,把诗写得行云流水又变幻莫测,如《蜀道难》、《将进酒》等诗,骨气端翔,无迹可寻又含蕴深厚 。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的《燕歌行》、《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把边塞生活写得瑰奇壮伟、豪迈慷慨 。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则把山水田园的静谧秀丽表现得清丽空远 。
公元775年,爆发安史之乱 。中国诗歌史上第四位伟人杜甫以动地的歌吟写战火中的人间灾难,“三吏”“三别”把深沉的抒情融入叙事,是诗歌表现方法的一大转变,标志着诗歌从盛唐诗风转向中唐诗风 。杜甫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其缘事而发开中唐元稹、白居易;文字奇崛开韩愈、孟郊、李贺、苦吟诗派;其七律律法开晚唐李商隐,成为后世典范 。
中唐白居易有伤感苍凉的《长恨歌》、《琵琶行》,韩愈有狠重粗豪的《石鼓歌》、《陆浑山火》,引出中唐诗歌高潮 。但是到了晚唐,诗风再变,杜牧的咏史诗注入了深沉的历史感慨 。李商隐《筹笔驿》(七律)沉郁顿挫,绝类杜甫,而其《锦瑟》《无题》等朦胧诗深入心灵世界,幽深窈渺,形成凄艳浑融的风格,成为唐代最后一位诗坛大家 。
各个朝代的文学风格浅赏文学风格
文/岸芷汀兰
针对近期在白鹿书院出现的文友之间就文学创作个性的争论,我想浅谈关于文学的风格 。